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美国大豆产业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可能首先对美国的农民造成沉重打击,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在农业等特定领域,中国市场对美国十分重要。例如大豆正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最大宗商品。除此之外,美国的油籽和谷物等农产品也大量出口中国。 环球网援引巴西媒体的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商日前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几乎是中国月平均输入量的1/3。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迦勒·拉格兰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中国不仅开启了进口多元化的布局,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农业建设的自主规划。据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份规划指出,要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并采取其他措施确保粮食供应

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援引彭博社消息称,本周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了至少240万吨大豆,约为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抢购规模和速度都异乎寻常。

知情人士称,这些买家趁巴西大豆价格近期回落之际迅速下单采购。此前中国企业往往会选择购买美国大豆。

报道称,中国近年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但大豆仍是美国输华的头号农产品。此次中国企业大量采购巴西大豆让美国农民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从此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巴西大豆

巴西媒体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并非难事。毕竟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中,中美就曾有过尖锐的贸易摩擦。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都可能成为美国大豆的替代品,巴西大豆更是在前述贸易摩擦期间就大量填补美国大豆退出中国市场后的空缺。

据环球网报道,除了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之外,中国还在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粮食供应。中国正致力于扩大本国的粮食生产,强化了更多依靠国内生产的决心,并减少在动物饲料中使用豆粕。其中一项策略是在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全面推广应用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有效减少豆粕用量,而不影响生产性能和肉类品质。低蛋白质日粮技术旨在使用诸如氨基酸之类的添加剂来减少豆粕用量,并降低氮排放。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

关税战长期持续,将导致不少农民破产

据美国大豆协会称,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农业部门的损失就达到了约270亿美元,其中71%左右与大豆有关。

据环球网援引美媒介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曾从美国农业部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了230亿美元作为补贴,希望能够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但这反过来又造成了补贴发放公平性的问题,使得一些农民深感“被欺骗”。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拉格兰对此表示:“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拉格兰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保持进入中国市场至关重要,美国农民在2025年已经面临“潜在的重大损失”。他和其他农民“首当其冲承受”了农业税的负担,“我们不能成为牺牲的羔羊,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背负大部分的痛苦”。

拉格兰还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数据显示:以2022年为例,当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974亿美元,支撑了美国全国12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非农业部门获得了约77.39万个就业岗位,受益最大,另有47.72万个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就业岗位。

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已经受到了来自关税的沉重压力。例如美国对华出口的大豆将面临总计135%的关税,其中包括中国方面于3月针对“芬太尼关税”所反制的10%关税,以及近期宣布的“125%反制关税”。这使得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美国大豆协会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的贸易战。

在美国生产大豆最多的十个州里,只有伊利诺伊州和明尼苏达州曾支持哈里斯,其余州都支持特朗普。美国共和党议员达林·拉胡德也公开表示,他的选民对此感到担忧:“当我和农民们交谈时,发现他们非常焦虑、压力很大,感到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为当我们进入贸易战时,通常第一个棋子就是农业。”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综合环球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编辑潘莉 责编 官莉

延伸阅读

中企抢购40船巴西大豆 美国豆农“悬着的心终于凉了”

强势回击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荒诞贸易措施,中国将反制关税加码84%后,被迫“打满全场”、头顶近百关税的美国大豆种植户,悬着的心终于凉了。

《纽约时报》10日报道称,特朗普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并没有让美国农场主们松一口气。他们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与最大客户中国的贸易联系被“彻底切断”。

一家向中国销售谷物和油籽的国际贸易商告诉路透社,“这相当于关闭了所有美国农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通道。这么高的关税后,我们不确定还有哪种美国农产品出口是可行的。”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场主拉格兰德(Caleb Ragland)对此苦不堪言。他不禁回想起2018年的前车之鉴,“上次贸易战给我们留下的伤疤都还没好。”

“7年前,美国农民在中国市场已经失去了很大一块份额,巴西填补了空缺,直至今日我们都无法收回失地。”

他担心,与中国的新一轮贸易战可能会让美国农民失去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我们拱手将机会让给了竞争对手,他们一旦抓住,就会牢牢占据,而我们恐怕很难再将这些市场夺回来。”

急火攻心之下,这位曾三次为特朗普大选投票的忠实支持者,还通过媒体发布了一篇长文谏言。他言辞恳切地喊话特朗普,希望他不要让帮助他以压倒性多数赢得连任的选民群体陷入“痛苦”之中,应尽快与中国达成谈判协议。

拉格兰德写道,“与中国的贸易战,可能会让美国农民在2027年前破产。我们倾注的所有心血、汗水和辛劳,都可能(在特朗普)的大笔一挥下,瞬间化为乌有。”

彭博社援引数据提供商Epiq Bankruptcy Analytics的数据,今年迄今为止,已有88家家庭农场或企业农场申请破产,高于2024年同期的50家。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其关税政策,预计这一数字还将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格兰德写给特朗普的信

美国《外交政策》一文指出,在中国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反制关税后,特朗普的关键选民基础——美国农民必将受到影响。美国农民深度依赖与中国的贸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买家之一,并且即便在第一次贸易战后仍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市场。

早在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农民就已在贸易战中饱尝苦头。在2018年至2019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与中国征收的反制关税直接相关。为了安抚美国农民,特朗普只能推出一项价值280亿美元的救济计划。

然而,据《纽约时报》报道,这项补贴的受益对象主要是南方的大型农场和农民,这引发了广泛的公平性争议,也让一些农民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至于在那场贸易战中的所有关税收入,最终也几乎尽数被用于救济农业。

报道称,随着新一轮贸易战的爆发,许多共和党主导州的农民再次遭受重创,经济损失尤为严重。他们担心,与中国的长期贸易战将切断他们与最大出口市场之间的联系。

疯长的担忧情绪,在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的众议院听证会上也显露无疑。

来自农业州伊利诺伊州的共和党众议员达林·拉胡德(Darin LaHood),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受关税影响的担忧表现得十分明显。周三的听证会上,他质询道,“我与农民们交谈时发现,他们内心充满了焦虑、压力和不确定性,因为一旦陷入贸易战,农业往往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但面对这样的担忧,格里尔却一再狡辩,声称“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会进行报复”。《纽约时报》指出,格里尔是在刻意淡化贸易战的影响,他闭口不提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最大进口国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提及欧盟周三宣布的报复措施。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大豆进口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时间9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听证会接受质询 美联社截图

据美媒报道,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重启其第一任期时对美国农民的救助计划,但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向农民提供财政援助。

在周四的白宫内阁会议上,罗林斯承认,农场主和牧场主们一直以来因通胀而处境艰难,他们对贸易的不确定性也感到担忧。但她坚称,农民们支持特朗普的经济议程。

罗林斯甚至宣称,“我们的目标是根本无需(实施救助计划),(我们相信)这些变革以及经济的重新调整,将为全体美国人,尤其是农场主和牧场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事实绝非她所言。美国大豆协会一直在极力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贸易战对美国农业生产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协会主席拉格兰德更直言,美国农民们被当做了“谈判工具”,无奈成为所谓“成就大局”的“牺牲品”。

“我们非常担心,因为出口是美国大豆产业的核心和灵魂。” 拉格兰德痛心疾首,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的贸易战中,豆农在美国农业270亿美元的损失中占到7成以上,元气大伤后尚未完全恢复,如今又要承受新一波打击。

他进一步分析道,新一轮贸易战可能会让美国农民失去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失去市场份额后,他们根本无法实现盈利。

“中国与巴西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在基础设施、港口、铁路、公路和桥梁等方面进行了投资,我们想重新夺回这些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拉格兰德补充说,“对于美国的大豆产业以及整个农业来说,我们必须保持强劲的出口,才能维持行业增长。眼下,我们的农业经济本就深陷困境,若再损害出口,这对农业从业者来说是极其危险且令人恐惧的。这就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受。”

拉格兰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彭博社10日的最新消息称,本周,有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大量买入巴西大豆,抢购规模之大、速度之快都异乎寻常。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本周上半周,中国进口商从巴西购买了至少40船大豆,总量至少达到240万吨,几乎相当于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这些货物大多将于5至7月交付。

综合路透社报道,在3月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0%至15%关税后,中国就加速了从美国转向巴西进口大豆的速度。今年巴西大豆迎来大丰收,预计第二季度对中国出口量将大幅增长,有望创下历史纪录。

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截至3月27日,今年8月结束的销售年度中,近60万吨已售出的美国大豆尚未装运,目前也不清楚这些货物是会发货还是直接取消。

“美国农民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代价了。”拉格兰德在那封写给特朗普的信中情真意切道,“从1808年至今,我的家族九代务农,我还打算将这份事业传给我的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14岁、12岁和9岁。但现在,我生怕一纸行政令会将这份家族事业付之一炬。春天播种时,我内心充满了恐惧与迷茫,不知道到了十月份收获的时候,还有谁会来购买我的大豆。”

“我是美国50万饱受其苦的大豆种植户之一,但我已经是幸运的了,我还能申请一笔贷款来填补每个月15万美元的亏损。但我目睹了许多同行被迫拍卖家族赖以为生的农场。有些人甚至不得不宣布破产,然后去做任何他们能找到的农活,当雇工勉强维持生计。”

他向特朗普喊话,“与中国的这场贸易战,是在拿美国人的生计,尤其是美国农民的生计赌博。请您现在就与中国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