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忻州网讯(徐嘉敏)4月14日上午,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忻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成立相关工作情况。忻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鑫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忻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俊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忻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开诊。该中心是全市首个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体重管理中心。中心以《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体质调理-代谢平衡-行为干预”三维一体体系,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精准评估、科学干预与健康管理一体的体重管理新模式,为超重、肥胖及消瘦人群提供更加轻松、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试运行以来,收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心主要有四个特色:一是三维一体体系。融合中医体质辨识、代谢平衡调整和行为干预,形成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二是纯中医特色技术。运用悬空灸、穴位埋线、八段锦等十余种非药物疗法,安全有效;三是四季动态管理。根据时令特点定制药膳食疗方案,兼顾调理与预防;四是专业团队保障。由资深中医师、营养师、运动康复师组成多学科团队,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

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忻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以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为基础,融合现代健康管理技术,为市民提供科学、系统、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服务,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包括四类。

第一类是中医肥胖体质辨识。中心通过对个体的身体状况、生理特征、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六种肥胖体质类型。专业中医师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出发,针对其身体整体要素以及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实现“因人制宜”的干预。

第二类是中医特色疗法。中心为适宜人群提供悬空灸、隔物灸、直接灸、铺灸、中医刮痧、中医拔罐、推拿、中药贴敷、中药烫熨、中药泡洗、中药涂擦、穴位埋入、导引等特色疗法。

第三类是中医运动疗法。中心将指导需求人群通过中医运动调理身体状态。例如中医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代谢法、逆腹式呼吸法、经络拍打等。

第四类是提供四季体重健康管理食疗方案。春季方案注重疏肝解郁、健脾祛湿;夏季方案则强调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秋季方案侧重于滋阴润燥、养肺补肺;冬季方案则着重温阳散寒、补肾益气。

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的成立,离不开忻州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优势专业的支撑。忻州市中医医院是忻州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其中康复科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建设项目;脑病科、骨伤科为山西省“十四五”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心病科、肺病科为山西省“十四五”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培育项目。骨伤科重点开展了项痹、腰痹、粗隆间骨折、胫腓骨骨折,胸腰椎压缩骨折等5个中医优势病种。脑病科在中风、眩晕、颤证、头痛等优势病种中医特色鲜明。中医儿科门诊以中药内服、小儿推拿、针灸等传统疗法为核心,在治疗儿童多动症、过敏性紫癜、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疑难病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医师通过辨证施治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以绿色安全的治疗方式赢得患儿家长广泛赞誉。与此同时,治未病科“小儿推拿基地”开诊一年多来已接受小儿推拿诊疗的患儿2600余人次,针刺患者3500余人次,艾灸患者1200人次,累计服务7300余人次,在全市乃至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近年来,忻州市中医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三甲中医医院,紧紧围绕“中医药+康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局,强化内涵建设、深耕中医优势、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院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医药的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勇于创新,乘势而上,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以精益求精的技术、严格高效的管理,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20余人应邀参加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链接:答记者问

一、问:请问,忻州市中医医院为何要成立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

答:张鑫(忻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随忻州市中医医院成立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正是为了回应时代之需、百姓之盼。据统计,我国超半数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困扰,而盲目节食、过度运动等“快餐式减肥”带来的健康隐患日益凸显。在今年的两会上,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主任表示:“摄入能量过高,运动相对缺乏,就会导致一些人出现体重异常。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关联。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非常关键。”

作为中医人,我们深知:减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对人体整体状态的科学调整。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广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各类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在内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

中心的成立,是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的号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融合现代健康管理技术,打造集体质辨识、中药调理、非药物疗法、生活方式指导于一体的专业平台,从而逐步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的目标。

二、问: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中医体质辨识和特色疗法?

答:张鑫(忻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体质辨识是给身体做“中医体检”。中医认为,肥胖是“标”,体质失衡才是“本”,肥胖不是简单的体重问题,而是人体整体失衡的信号。例如:有人吃得多却手脚冰凉(阳虚型),盲目节食会加重体寒;有人压力大导致便秘、失眠(气郁型),剧烈运动反而消耗气血。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试过各种减肥方法都不见效?”中医的答案是:没有辨清体质,减肥就像蒙着眼睛跑步,再努力也可能南辕北辙!肥胖背后往往隐藏着脾胃失调、肝郁气滞、痰湿积聚等体质失衡问题。若不辨体质,一味追求“掉秤”,反而会损伤正气,陷入“越减越虚”的恶性循环。而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理念,恰恰能从根源上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将肥胖分为痰湿型、气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血瘀型等六种类型,每种体质对应不同的调理方案。比如腹部型肥胖,多与痰湿、湿热、气郁体质相关,需要重点调理脾胃,疏肝清热。而单纯性肥胖以气虚、阳虚为主,需要温补脾肾,调节水液代谢功能。从中医角度来说,痰湿型以健脾祛湿为主,推荐茯苓、薏米食疗,配合穴位埋线;阳虚型注重温阳补气,可以采用艾灸、督脉熏蒸等方法改善体质。

在特色疗法方面,依托“辨体质、调脏腑、固根本”的中医核心思想,为患者提供四大特色服务:一是一人一方的体质调理。通过舌诊、脉诊等中医手段,精准判断患者属于“痰湿型”“气虚型”还是“肝郁型”肥胖,开具个性化中药方剂。例如:针对“压力肥”人群,采用疏肝理气的柴胡白芍汤;针对“虚胖易累”人群,使用健脾祛湿的参苓白术散。二是非药物疗法的创新应用。采用拔罐、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手法,辅助体重的管理。三是饮食运动的中医指导。通过四季膳食指导和运动习惯培养,维持体重稳定。四是身心同调。结合中医情志疗法缓解压力性肥胖,提升生活质量。当前正是春季,肝气升发,情绪压力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胸闷等;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代谢缓慢,脂肪堆积。在中医情志理论当中,压力性肥胖多与“肝郁脾虚”密切相关,需要避免抑郁或暴怒。可通过良好的睡眠、音乐、外出踏青、社交活动舒缓情绪,也可以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

前面提到的这些辨识和诊疗方法都蕴含着中医智慧,我们也是想通过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的成立,传递一个理念,那就是中医药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大家的身边。

三、问:我们关注到,去年9月,忻州市中医医院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反响热烈,未来是否还会开展类似的活动?

答:张鑫(忻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去年9月,由忻州市卫健委主办、忻州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忻州市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忻州古城北城门广场举行。夜市活动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点亮健康夜市”为主题,旨在通过中医药传统文化新讲述、名老中医服务新体验、中医药非遗技法新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服务百姓健康,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夜市东西两边共设置了包括中医专家义诊区、针灸区、推拿区、中医皮肤特色技术体验区、穴位贴敷区、刮痧拔罐区、药茶品鉴区、药食同源产品展示区等在内的20个展位。在为期两天的夜市活动中,中医专家“摆摊送健康”的新颖形式“圈粉”无数,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今年“4·23”世界读书日的活动落地山西太原,是推广阅读文化,展示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机会。就在最近,我们在忻州图书大厦通过线下读书会讲座的形式向大众介绍中医药在体重管理方面的应用,将忻州乃至山西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给更多人群。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通过文化夜市、社区服务、下乡义诊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方式,让中医药服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医院大门,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让群众在夜晚休闲之余、在家门口了解中医药、受益于中医药,使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在缕缕药香中深入人心。

中医体质辨识不是玄学,而是传承千年的“人体使用说明书”。只有读懂身体的语言,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健康之道。忻州市中医医院健康体重管理中心,愿做您终身体重的“中医管家”!

来源:忻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