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网 用文学点亮梦想
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平台
拥有二十多年图书出版经验
出版优秀文学作品 培育知名青年作家
◆青年作家网长期致力于图书策划、编辑、设计、出版、印制、发行和宣传等工作,与国内五十多家大型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携手打造高品质的出版品牌!
◆安排新华书店、京东、当当、淘宝等线上线下多渠道上架发行,国内外三百余家省市级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收藏!
◆诗歌、小说、散文、童话、传记、志书、社科等体裁不限,均可出版!
◆图书出版微信咨询:241637819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佳作
读谷万华长篇小说《进城》有感
陈红旗
谷万华,60后女作家,安徽马鞍山人。与谷老师相识是在2021年参与青年作家网汪家弘老师策划出版的一套丛书,其中有我的《时间风景》和谷老师的《山水那边》,自此与谷老师多有微信交流。今年3月中旬,谷老师长篇小说《进城》出版,很快我收到寄来的图书,我便进入捧书阅读、潜心学习的过程。
《进城》从长江中下游某一支流的中间一段,谓之丹阳河堤下一座普通的小村庄陶庄开始,说的是村南紧挨埂头的一户四六和月儿家的故事。四六,是他出生时四十六岁的爷爷给他定的名号,而他的大名陈定贤村里人没有一个这样称呼他,当他知道“不着四六”词语意思后,虽然也做过抗争让人们叫他大名,但根本扭不过来,也只能顺其自然了。月儿是八月十五出生的女孩,叫这个名字不仅好听,意思也美,再合适不过了。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有着这样的情况,称呼一个人的别称,往往忘记了他的大名,突然称呼起来还很不适应,所以读起小说《进城》一下就把你带入情节之中,让你融入的那么自然,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次家庭会议上,家里的顶梁柱,五十岁出头的父亲一锤定音,刚三十出头的四六可以外出打工。随后,妻子和儿子也陆续进城,儿子又在城里结婚生子,四六一家成为典型的城市农民工家庭。《进城》按时间顺序,通过城市乡村两个条块展开故事情节,城市里一家人辛勤劳作,克服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困顿、艰险和无奈,凭借着机智、隐忍、坚毅和沉稳站稳了脚跟,从房无一间,到租住七、八平米的小房子,再到购买一百多平米的住宅楼。从四六与月儿的两人世界,到祖孙三代七口之家的欢乐相聚,做为由月儿转换成大月的奶奶非常感慨:“短短数载,一家人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山山水水跨过了几道沟壑?如今能够重新团聚在一起,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珍贵!这一刻,她体会到生活的甘甜,一份沉淀凝练后的甘甜,一种恬淡宁静的纯美滋味,浓烈、醇厚、甘美无比。一瞬间,大月的眼眶不由自主湿润了,心中却是幸福无比,充溢着欣慰、满足、喜悦,由衷地喜悦。她夹起一只团子送到丈夫碗里,又分别夹给儿子、儿媳。春杏感激地对婆婆一笑,同时夹起一只白白胖胖的糯米团子送到婆婆碗里,大月看着儿媳同样笑意盈盈。三个孩子大快朵颐,各自埋头苦干,几乎没有时间抬头。陈涛将一碗鸡汤送到老婆面前,一家人欢乐无比地享受着美食……”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烟火气的场景,这是老百姓普通生活的场景,也是普通人经历过艰辛奋斗后的欢乐。而另一条块,四六的父母长年留守乡村,守护着世代居住的老家,操持着自家的稻田和蟹塘,为儿孙们做着坚实的后盾,但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蚀,相继离开了眷恋的土地,离开了心爱的亲人。这一悲一欢揭示了一个巨大的课题,农村的出路在哪里?
小说《进城》中,作者通过对农民工群体经济的窘迫和社会地位边缘化的叙述,更加深入地探求和解析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心理世界,引导与召唤农民工这些底层人民要充分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作出追问和回答。而作者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手,用作品的形式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他们的脉动,同情并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为他们而写作。所以作品并没有一味地渲染贫穷和绝望,而是真实的反映农民工有忧愁亦有幸福生活,有艰辛亦有精神追求,有无奈亦有智慧坚强。月儿“眼瞅着存折本上清晰的数字,心里那叫一个爽,真是无比地踏实满足。每个月的数字虽然上涨很慢,蜗牛一般,但总是上升,心中便有了一份希望。希望是奇妙的东西,有了希望的日子再苦也是甜的。”这种体验昔日她在老家从未有过,因而她的心中皆是喜悦满足,便更加小心守护着这一份甜蜜。陈涛重新成为项目经理后,“坚持每天晚上必须看书,两个月前他已经参加过一次考试,下一季度是另一场考试。他早已深深了解自己知识储备的极度匮乏,视野的极度狭窄,理解领悟的浅显以及个人的浅薄。这些致命硬伤不仅严重制约了他的前行,更导致他人生道路上摔得头破血流。这是他躺在戒毒所的单人床上,脑子里无数次自省的结论。”他的努力进修,加之他的精明能干,使他工作和生活与城里人如出一辙,成为新一代“农民工”。小说正是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刻画出农民进城后,逐渐在城市生根、发芽、生长以及喜怒哀乐的生命之歌,充分展示出作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创作方法。
阅读小说《进城》,我认为最成功之处是作家的描写功底,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进城》展现的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农村的生活面貌与风土人情,同时展现了城市里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描绘到了极致,不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使读者与人物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的效果。比如,当得知陈涛吸食毒品后,四六的愤怒,大月的哭诉,春杏的无奈,陈涛的混沌,这段对事件生动感人的描写读着使人震憾。再比如,“现在的大月不时走街串巷,每一天都是全副武装,——连肩的碎花太阳帽,弹力十足的白色长筒护袖,最醒目的标志是屁股后面悬挂的一只白色塑料桶,装备齐全,比如洗衣粉、84消毒液、油烟洗涤剂,比如长刷、短刷、钢毛刷,比如大中小抹布、钢丝球等。随着电动车一溜烟疾驰而去,圆桶内“乒乒乓乓”发出一连串的声响,一路蹦跶着敲打撞击,实是热闹非凡的生活交响曲。”这里对人物逼真细腻的肖像描写,揭示出月儿风风火火的性格,也烘托出月儿每天的劳动强度。还有就是陈涛的三封书信中的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感受、思想斗争和命运思索,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渲染作用。当然,作品中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都非常生动,以及采用的白描、细描、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手法,对于突出作品主题,增强感染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例举实例,希望大家在阅读作品中细细品味,并从中学习长篇小说的描写方法,提升自己的观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另外,书中的许多情节,叙述的非常感人,多次使我心情激动,难以控制,如四六父亲为四六讨债,在债主家的坚守。如四六在老板办公室为儿子求情,收留儿子继续工作。如月儿在失去女儿后的痛苦状况。如老太爷灯油耗尽,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情节等等。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它的真实,也才真正打动人心,也才让人掩卷后还在沉思。
没有阅读《进城》的朋友,寻来一本亲身感受一下吧。
不认识谷万华老师的朋友,通过她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下她吧。
※本文由青年作家网编辑部发布
★近期已出版图书★
作家会员申请表
投稿出版
扫码填写
多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