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龙泉街道滨江社区将文化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共建模式,将文化融入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切实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用协商议事  串起“德善”社区文化

滨江社区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开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协商议事活动。以“德”为源,发展居民成为发现纠纷隐患的“侦查员”,化解矛盾冲突的“排头兵”,充分挖掘发挥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积极作用,用活用实协商议事制度,利用老党员丰富工作经验,抓住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谋划,以诚心、热心、耐心赢得社区居民的支持和信赖。前后组织解决了活动场地协调、排水管道雨污分流等多个居民“烦心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赋能文明实践  营造“美善”社区文化

社区以“美”为基,充分利用“五色服务 理响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积极发挥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聚焦培育“文化+品牌”特色优势,打造“定制化”文化菜单,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便民服务、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感受社区温度,让惠民政策落入百姓家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写春联 送年福”“元宵喜乐会”“社区文化节”“冬韵绽放 饺香传承”等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增进邻里之间的情谊。自去年以来,共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一百余场,服务群众约两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老年大学  织出“学善”社区文化

社区以“学”为底,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等阵地,有计划、有安排开展老年人教育活动,建立老年学员台账,保障就学安全。坚持居民当主角,创新实施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吸纳退休老人、党员、文艺爱好者,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牵头代班授课,开设了合唱、书法、京剧等11门课程,成立了柔力球队、京剧票友协会、旗袍协会等14个专业协会,充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设墨子书院  培育“文善”社区文化

社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建成墨子书院文化惠民阵地,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免费阅读空间,让书香浸润社区生活,激发居民阅读兴趣,形成了“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以墨子书院为平台,创新“书院+”模式,联动老年大学、居民能人、社会培训机构等力量,开展经典诵读、家庭智慧课堂、“班墨文化”宣讲等活动,通过居民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和管理,营造“以书会友、邻里共学”的和谐氛围,让社区书院成为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 通讯员 孔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