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校园的枝桠,寄宿生活里的“成长种子”正悄悄发芽。学校以“生活即课堂”为理念,在这个春天为孩子们定制了一套“生活技能升级计划”——每周的生活指导课程,正让一个个“生活小难题”变成“成长小勋章”。

在江油外国语学校,有这样一群人,未站在讲台,却被学生尊称为老师;不在学科课堂,却被大家点赞为成长课程;没有课本和学案,却一起遇见美好!她们就是生活指导老师,让我们走进江外生活部,感受生活指导老师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寄宿时光

是生活能力拔节的黄金期

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孩子来说,生活部不仅是温暖的“第二个家”,更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实践课堂”:

  • 生活自理,是走向自主的第一步:从收拾行李到打理个人卫生,每一项技能都在告诉孩子“我能行”;
  • 习惯养成,藏在日复一日的细节里:规范洗手、认真洗脸、仔细刷牙……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终将内化为受益终身的生活素养;
  • 寄宿教育的温度:生活老师的耐心指导、同伴间的互相学习,让“学会生活”的过程充满温暖与力量。

我们相信,当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独立掌控细节,便是为未来注入了面对挑战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周有主题,成长有迹可循

第四周

行李箱里的“秩序美学”

“衣服要叠成小方块,袜子装进密封袋,书本和生活用品分区域摆放……”生活老师化身“收纳导师”,带着孩子们给行李箱“断舍离”。从杂乱到整齐,小小的箱子里,藏着对生活秩序的初次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周

洗手护健康,“七步”有讲究

“内-外-夹-弓-大-立-腕”,孩子们跟着老师的示范认真练习七步洗手法。流动的水、洁白的泡沫,不仅洗去小手的污渍,更让“健康习惯”扎根心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周

洗脸这件“小事”,藏着生活的仪式感

“温水洁面更温和,毛巾要轻轻按压吸干水分……”生活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呵护肌肤,从打湿毛巾到涂抹面霜,每一个步骤都是对自己的温柔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七、八周

鞋带翻飞间,系住独立的勇气

“先打一个小结,再绕个圈儿,轻轻一拉就成型!”从笨拙到熟练,蝴蝶结、双环结在指尖诞生。当孩子蹲下身子系好鞋带的那一刻,系住的不仅是鞋子,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日晚的“生活小课堂”

星光下的成长剪影

每周日晚,生活部的走廊总会传来孩子们的讨论声:“我今天学会了叠校服!”“我的鞋带终于不会散啦!”灯光下,他们围在生活老师身边,认真观察、反复练习,把睡前时光变成了充满成就感的“闯关时刻”。这些专注的眼神、小小的进步,都是寄宿生活里最动人的成长注脚。

邀您加入“周末实践营”

让成长无缝衔接

生活技能的掌握,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双向奔赴”。这个周末,我们邀请家长:

1.做孩子的“实践搭档”:让孩子独立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换季衣物,用“放手”代替“包办”;

2.当孩子的“成长观众”:拍下孩子系鞋带、洗手的视频,在班级群分享,让老师的鼓励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3.成孩子的“习惯同路人”:和孩子约定“每日生活小任务”,比如睡前自己整理衣物、晨起认真洗脸、自己叠被子,让学校里的所学在家庭中延续。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

当学校教会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家庭成为习惯的“练兵场”,孩子终将在反复实践中收获独立的能力与自信的光芒。这个春天,让我们共同见证:那些在生活部课堂上学会的技能,终将化作孩子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既能从容打理琐碎日常,也能勇敢拥抱星辰大海。

江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与您携手,让每一次“学会”都成为孩子成长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