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
交谈使人清醒
——(美)富兰克林
十八年前的9月,第一份“橄榄”杂志创刊。十二年前的9月,《问健康画报》杂志创办。
疫情后的2023年9月,我们发起了“橄榄图书奖”的年度评选活动,从橄榄长期涉猎的美酒、美食、健康、音乐、艺术、食品、旅游等领域,评选在本年度中国出版的优秀图书,以鼓励公众在短视频时代依旧能保持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献上这份2024 年度第二届橄榄(健康)图书奖榜单。本次评选分为提名、初审、终审三个阶段,评选标准为“内容言之有物、行文流畅易读”,既鼓励原创,亦表彰翻译,兼顾专业与普及。参与评选的图书基本为2024年度出版,极少量为2023下半年出版但未来得及被纳入2023年度评选的图书。
今年共有48种图书入选,涵盖健康科普丛书、营养饮食、身心健康、医药史论图书等4个门类。至此,2024年度橄榄图书奖圆满收官。
2024年度“橄榄(健康)图书奖”
完整榜单
相约健康百科丛书
作者:高占成、陈亚红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万个为什么:全民大健康医学科普丛书
作者:胡三元总主编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与应用前沿丛书
作者:任发政 、荫士安等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医”说科普丛书(第二辑):
《重塑新生 》《重塑美丽》《重塑体貌》等
作者:李青峰 、陈刚 、刘菲、 昝涛等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医”说科普丛书(第三辑):
《智话健齿》《“征” 话岐黄》《实话“石”说(2)》等
作者:刘月华、岳小强、石浩强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营养饮食-10种
《给孩子的营养圣经》
作者:[英]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英]黛博拉·科尔森
译者:张祖逸 & 刘爽
审校:薛勇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15版) 》
作者: [美]弗朗西斯·显凯维奇·赛泽 主编
陈伟 主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孕产期营养200问》
作者:刘燕萍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药物的毒营养来解》
作者:[美]苏西·科恩(Suzy Cohen)
译者:冷雪 & 梁玖雯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
作者:[英]蒂姆·斯佩克特
译者:李超群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食物戏很多:餐桌辟谣记》
作者:云无心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减肥、抗老、免疫:复原力可以吃出来吗?》
作者:[德]巴斯·卡斯特
译者:钱凤楠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能力饮食:激发孩子潜能的膳食指南》
作者:[日]菊池洋匡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寓医于食 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作者:赵霖 鲍善芬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进食问题:精神分析和文化视角下的女性与身体》
作者:[美]卡罗尔·布卢姆 等
译者:龙梅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身心健康-25种
《人体简史(全彩插图版)》
作者:[英]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译者:闾佳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体维护说明书》
作者:[英]格雷厄姆·劳顿(Graham Lawton)
译者:陈晟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九种体质使用手册》
作者:王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谁为吾医?健康漏洞自我修复指南》
作者:冯任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别让慢病找上你》
作者:[美]斯蒂芬·科佩基(Stephen Kopeck,M.D.)
译者:管秀兰 & 李杰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比医生快一步:儿童急救指导》
作者:许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女性健康自检呵护指南》
作者:[日]工藤孝文、[日]工藤亚希
译者:李卉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雄激素:关于冒险、竞争与赢》
作者:[美]卡罗尔·胡文(Carole Hooven)
译者:吴勐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不老的大脑:致老龄化时代的脑科学》
作者:[德]贝恩德·克莱内-贡克(Bernd,Kleine-Gunk)
译者:张世胜 & 杨丽君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排毒吧大脑》
作者:[美]戴维·珀尔马特、[美]奥斯汀·珀尔马特
译者:李卫华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何谓健康 大脑如何影响高血压、肥胖和成瘾》
作者:(美)彼得·斯特林
何士刚 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守护你的心》
作者:[英]沙恩·Edian·哈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控糖革命》
作者:[法]杰西·安佐斯佩
译者:张艳娟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半糖生活:我想和你谈谈内脏脂肪》
作者: [日]栗原毅
译者:肖航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之瀛:把降不下去的血脂降下去》
作者:张之瀛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空腹力》
作者:[日]石原结实
译者:安忆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终结腹胀》
作者:[美]塔玛拉·杜克·费曼
译者:管秀兰 & 李杰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炎症:食物、微生物和疾病的故事》
作者:[美]希尔帕·拉维拉
钟与氏 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抗炎生活》
作者:[日]池谷敏郎
译者:罗淑慧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重建免疫力》
作者:[日]根来秀行
译者:曹逸冰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睡眠百科》
作者:德国坤特出版社
译者:马铁如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睡出好生活:7步获得好睡眠》
作者:[美]阿比纳夫·辛格、[美]夏洛特·詹森
译者:汪光亮 & 杨莎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睡眠七处方》
作者: [美]艾瑞克·帕瑟
译者:刘勇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我能帮上什么忙? 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
作者:(加)戴维·戈德布卢姆 (加)皮尔·布莱登
廖伟翔 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医师跑者的智慧 如何无伤无痛科学跑步》
作者:北京医师跑团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药史论-8种
《细胞传》
作者:[印]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Mukherjee)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癌症:进化的遗产》
作者:[英]麦尔·格里夫斯(Mel Greaves)
译者:闻朝君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最高的人道:西方医生自体实验史》
作者:余凤高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血色财富:抗癌药背后的利益与梦想》
作者:[美]内森·瓦尔迪(Nathan,Vardi)
译者:褚荣伟 & 闵彦冰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苦涩的灵药: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
作者:詹妮弗·范德贝斯(Jennifer Vanderbes)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
作者:何安娜 高晞 主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作者:刘焱
出版社:上海光启书局
《何鲁之死: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
作者:高晞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24年度“橄榄(健康)图书奖”
获奖理由
— 健康科普丛书 —
获奖理由:
本系列图书围绕人生不同阶段公众普遍关注的康养康复问题,在居家康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压疮、烧烫伤等照护的基础上,重点聚焦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改善、恢复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涵盖儿童时期的发育障碍康复,成年后至中老年时期的高发劳损性疾病、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疾病、退行性疾病康复等。
获奖理由:
本丛书是由中国著名普外科学专家胡三元教授担任总主编,汇集全国千余名医学专家撰写的大型医学科普丛书,秉承着“大专家写小科普”的宗旨,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聚焦常见疾病的问题解答,内容紧跟时代健康热点,兼具权威性和科学性。丛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解释医学知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还配有有声书,扫码即可听书。
获奖理由:
此丛书由5位院士担任顾问,任发政院士任编委会主任,编写团队汇聚百余位国内营养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丛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的研究成果与新进展,包含大量实验数据和临床经验,创新性提出慢性病“双零”预防理论,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生命早期营养与健康及婴幼儿配方食品创新的著作,对认知生命早期1000天适宜营养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获奖理由:
整形外科作为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学科,融合医学、艺术与科技,备受瞩目。“医”说科普丛书(第二辑)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专家团队编撰,含《重塑新生》《重塑美丽》《重塑体貌》三册。《重塑新生》介绍矫正出生缺陷技术;《重塑美丽》阐述美容整形手术;《重塑体貌》则聚焦身体创伤修复,三册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普及整形医学知识意义重大。
获奖理由:
“医”说科普丛书(第三辑)由《智话健齿》《实话“石”说(2)》《“征”话岐黄》三册组成,旨在帮助公众增长医学知识,提升健康素养。丛书的编写团队均来自上海权威的医疗机构,由临床医护工作者精心撰写而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打开通往健康的知识大门。
— 营养饮食—
获奖理由: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帮助宝爸宝妈学会将各种营养知识落到实处的技巧与方法。是给1~15岁孩子的全面营养指南,提出从婴儿到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针对性建议,帮助家长解决肥胖、过敏、哮喘、感冒、皮炎皮疹、贪吃、厌食、睡眠不足、易怒、爱打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多种常见的儿童问题。
获奖理由:
本书是一本专业权威的营养学图书,诠释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6类营养素,阐述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和性别的人的营养问题,介绍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食物的升糖指数、糖尿病前期、反式脂肪酸、高血压前期、运动补剂等概念,探讨了各类与营养相关的争论性问题。
获奖理由:
本书聚焦孕产妇的营养饮食与吃动平衡,依托协和专家孕期营养门诊高频问题,以一问一答、图文并茂的形式,提供专业营养指导与解决方案,旨在降低分娩风险,并集中反映了围生期营养管理的最新进展。
获奖理由:
如果你或家人正接受长期药物治疗(如抗生素、降压药等),或是经常接触药物,这本书值得一读。书中揭示了药物在治病的同时可能“盗取”身体必需营养素,导致健康隐患,作者将这类药物称为“药物盗匪”。它详细介绍了28类常见药物如何影响营养吸收,以及如何通过饮食和营养补充剂精准补养,抵御药物副作用,守护健康。
获奖理由:
一线科学家凭大量数据和多年研究,从肠道菌群平衡着眼,打破计算卡路里、减肥道德绑架、执着于单一食物成分、追捧生酮饮食、原始人饮食等迷思,为读者悉数介绍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乃至咖啡因、药物、添加剂等“入口”成分的深层情况及其对“人体总生态”的影响,展示研究信度与其研究方法的关系,呼吁饮食多样化,引领读者探索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方案。
获奖理由:
《食物戏很多:餐桌辟谣记》由多位业内大咖联袂推荐,从食品安全、选储烹饪、健康养生、科学辨伪等方面解读79个健康饮食领域的热议话题,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食物辟谣指南。书中每个主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理有据,有关键句划线,有“敲重点”小栏目,让你快速get知识点,看透谣言真相。
获奖理由:
饮食习惯与减重、抗衰老、预防疾病息息相关,本书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帮助读者从饮食层面,获得助益。蛋白质要摄入多少为宜,又如何通过蛋白质选择来减重、降低患病风险?如何用四条原则识别健康碳水?如何让脂肪成为你的瘦身助手?本书带你一同探寻健康饮食的核心规律,了解什么应该多吃,什么要尽量少吃。
获奖理由:
这本书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众多家庭在孩子饮食健康道路上的迷茫。它以温柔且坚定的口吻,提醒着每一位父母,健康饮食于孩子成长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书中摒弃复杂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饮食调整之法娓娓道来。那些曾经忽视饮食的父母,只需稍加留意,就能为孩子开启智慧与健康的大门,实在值得一读再读。
获奖理由:
本书从神农尝百草讲起,讲古人的食医文化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巧妙结合,将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百姓的餐桌结合,有情感共鸣,又有接地气的阐述,内容丰富,观点有依据。全书涵盖七部分,共计百余个话题,托举起主题,是一本适合家庭收藏阅读的食医文化读本。
获奖理由:
聚焦女性进食难题。众多女性因文化影响,饥饱信号错乱,进食成痛苦体验。进食承载复杂情感与社会期待,消费主义等打压其合理需求。本书从精神分析与文化视角出发,结合丰富案例,提供治愈之道,助女性打破桎梏,重获身体自由,既适合从事相关治疗的专业人士,也为那些希望更好地理解女性与食物、身体关系的读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身心健康 —
获奖理由:
本书以可视化方式解析人体奥秘:从骨骼肌肉到生化反应,通过3D医学影像与跨页图表直观呈现人体11大系统协同工作机制。每个章节聚焦特定系统,详解其物理结构、化学代谢流程及对应的高发疾病,最终通过生命周期变化揭示人体生长规律。全书以“结构-功能-病理”为逻辑链,既是医学生的解剖学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众理解自身生物运作的科普指南。
获奖理由:
这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文学体裁:让人忍不住一直往下读的医学参考书。你本打算从目前困扰你的问题读起,接着却会不自觉地读下去,对我们身体那些古怪和恶心的毛病入了迷,愉快地度过整个下午··如果说大笑是最好的药,那么劳顿开出的这一剂应该可以治愈大部分小毛病。
获奖理由:
这是一部改变中国人健康方式的养生手册。在本次修订版的《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中,中国体质养生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王琦老先生,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轻松解读国人九种体质,妙语巧析百种珍贵药方,让你在畅读之中了解自己身体,成为健康的主人!
获奖理由:
我们究竟能活多久?是遗传注定,还是医生主宰?其实,答案更多在我们自己手中。出生时,遗传已定,但生活选择同样影响深远。医生虽能治病救人,却难防未病。本书深入剖析人体从亚健康到疾病的微妙变化,提供修复血管、调整代谢、重塑免疫等实用建议,结合真实案例与历史经验,助你掌握自我保健之道,更对未来健康趋势有深刻洞察,是本不可多得的健康指南。
获奖理由:
这本书堪称慢性疾病预防与健康生活的实用宝典。面对慢性疾病肆虐、生活质量堪忧的现状,它给出了极具价值的指引。作者基于自身经历提出以证据为基础的方法,强调通过转变饮食、养成运动习惯、管理压力睡眠等微小改变,就能实现长久健康。其方法简便可行,为人们从容应对“慢病时代”、提升健康寿命提供了切实路径。
获奖理由: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可能遭遇疾病加重、意外伤害等需急救的情况,家长能否及时有效施救,对后续治疗影响重大。本书归纳整理了儿童常见急救情景,涵盖小儿常见急症、中毒、意外事故和突发病等四部分。书中不仅提供具体急救措施、插画和视频,还有判断流程图、后续治疗提示及预防建议,助力家长科学应对。
获奖理由:
任何疾病都不会来的无声无息,每一处身体的不适,都可能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健康预警。积极认真应对这些预警信号,是维持健康的必备条件。全书按“症状——可能的疾病——病因——护理要点”依次阐述,条理清楚,有因有果。
获奖理由:
人类进化生物学家卡罗尔·胡文揭示了长久以来围绕睾酮的迷思与文化成见,阐明了它对人类性别和性行为、体能、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诸多层面的深远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科普著作中,她详细介绍了当前已知的科学证据,以表明睾酮如何在我们观察到的性别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获奖理由:
阅读后你可得知:衰老不再是宿命,而是一个可塑造的过程。决定生命活力和健康长寿的因素,不仅只有膳食和运动。保持年轻是心态问题,这意味着至少要从一个接近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衰老。
获奖理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关怀。一本彻底的大脑体检和自我修复指南,帮助你筛选掉数字噪音,恢复心灵的平静和专注力。珀尔马特父子阐述了饮食、睡眠、运动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如何塑造大脑功能,并给出了全面且易上手的大脑排毒方案。无论你是久坐的上班族,还是超时学习的学生,这本书都能为你指明通往身心健康的路径。
获奖理由:
杰出的神经科学家斯特林在本书中探讨了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个人的健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健康,甚至整个社会的健康。他以人类大脑几十亿年的进化史,让我们认识某些疾病或“不健康”状态的原理,提示有可操作性的治疗方式。难能可贵的是,尽管看似从个体到社会的健康危机重重,他却仍能保持乐观,认为只要不断奋斗,必得解决之法。
获奖理由:
心脏如何工作、面临何种威胁,以及我们如何借助新科学守护它?心脏病学家沙恩·哈丁从细胞生物学、大数据、运动、性别、情感等多角度揭示心脏与人体健康的关联,并分享了心碎综合征、干细胞培育心肌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助力我们守护心脏健康。
获奖理由: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为什么要控糖、出现葡萄糖峰值有哪些危害、轻松控糖的10个小窍门,通过8个章节,系统阐释了如何在不节食、不放弃我们喜爱的食物的情况下,用10个简单而令人惊讶的方法平衡我们的血糖水平,提升和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包括睡眠、情绪、健康、皮肤、体重,甚至减缓衰老。
获奖理由:
当下中国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攀升,高达35%,内脏脂肪问题已然凸显,成为威胁健康的一大隐患。久坐少动、高糖饮食等不良习惯,致使内脏脂肪不断积累,慢性疾病风险随之增加。此书不仅深入剖析内脏脂肪积累根源,更详尽列举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之法,还传授解读体检报告的技巧,助力读者科学预防、有效缓解,实为健康守护佳作。
获奖理由:
本书由在网上拥有千万粉丝,2019年被人民日报社授予“人民名医”称号的张之瀛大夫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科学地治疗高血脂症,更将从主食、油类、肉类、蔬菜、水果、酒水等日常饮食角度,为大家全面解答清楚血脂异常的来龙去脉,帮助大家降低血脂,把握住高血脂症的预防时机与治疗时机。
获奖理由:
《空腹力》是日本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多年研究的颠覆性健康指南,挑战现代人“一日三餐”的固有认知,揭示“科学空腹”对健康的神奇作用。这本书不仅适合想要健康减重的人群,也为长期疲劳、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如果你想告别“吃撑”的负担,重新掌握身体的主动权,那么《空腹力》将是一本改变你饮食观与健康观的必读之作。
获奖理由:
你是否常为腹胀问题苦恼,试过多种方法却效果不佳,甚至越弄越糟?别愁啦,这本书就是你的救星。它是国内少有的腹胀问题专项图书,由美国消化科权威临床营养师13年经验凝练而成。能精准识别腹胀主因,提供切实有效、基于科学证据的解决方案,助你有效逆转功能性肠胃病,击退胀气、胀痛、鼓胀,值得一读。
获奖理由:
这是一本有关“炎症”的小百科。本书作者通过深入探讨体内细胞的运作机制,对现代医学面临的这一重大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者对炎症的本质有了靠前的清晰认识。与此同时,通过作者环环相扣的历史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关于炎症的研究历程。最终,基于古往今来对炎症的各种研究成果,读者可以获得对抗炎症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获奖理由:
本书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心血管疾病权威专家,他用浅显的文字及图解,说明慢性炎症造成的各种影响,解释现代疾病与炎症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不依赖药物,就能阻断病源、延缓老化、杜绝慢性炎症的具体方法,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恢复健康状态。
获奖理由:
书中不仅科学讲解了免疫基础知识,让你了解人体是如何抵御病毒和细菌等;还从毛细血管、自主神经、肠道环境与细胞呼吸等四大维度,详细解说人体机制与身体不适的关系;分析现代人日常生活习惯,介绍5大增强免疫力关键点,从呼吸到运动,再到睡眠等,让你随时随地,轻松修复免疫力。
获奖理由:
睡眠是一种将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领读者踏上探索睡眠文化历史的奇妙旅程。书中内容涵盖睡眠原因、梦境奥秘、古今睡眠习俗、动物睡眠习性,以及噩梦与失眠等话题,带领读者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环游世界的丰富探索。
获奖理由:
睡眠科学研究表明,睡眠影响着创作力、生产力,乃至长寿等方方面面。睡眠是健康的基本支柱,甚至可能比营养和健康更为重要。《睡出好生活:7步获得好睡眠》将引导各年龄段的读者彻底改变日常习惯,支持每个人踏上改善睡眠、提升健康、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不只是今晚,而是伴你终生。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改善睡眠、减轻体重,还是仅仅希望对亲人更加耐心,本书都会给你带来益处。
世界睡眠研究前沿机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睡眠诊所给所有存在睡眠障碍患者的指导手册,教你利用身体早已知晓的方法入睡。学科领军学者艾瑞克·帕瑟博士,提炼7个基础策略,经实践证明科学有效,每一次练习都是迈向更好睡眠的一小步。
获奖理由:
现代社会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资深精神科医生戴维·戈德布卢姆和皮尔·布莱登在这本书中讲述了真实的精神科故事,试图回答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妄想性障碍、进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等看诊、治疗问题,并描绘了真实的诊疗过程。作为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医学人文作品,本书通俗易读,既有知识深度,又充满人文关怀。
本书由北京医师跑团出品。跑团汇集了来自北京市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同时也是跑友,拥有丰富的马拉松赛事经验,有丰富的在赛事中救治跑者的经验。本书中,北京医师跑团向读者提供了权威、专业的运动建议,包括不同的跑者如何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跑步,跑前热身、跑后冷却需要怎么操作,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如何合理安排跑步计划,如何制订跑步时的补给策略,如何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如何处理和预防运动损伤等。
— 医药史论 —
获奖理由:
从基因世纪迈向细胞世纪,人类对细胞的探索正开启医学新篇。细胞作为生命基本单元,其协作、守护等功能关乎健康。细胞虽进入视野仅数世纪,但人类已初具操控能力。在悉达多·穆克吉笔下,探究细胞的历程与众多人物经历交织。这关乎人类健康,为攻克医学难题提供新思路,细胞世纪已至,未来人类有望修复与重建更好的自我。
获奖理由:
癌症作为地球生命数十亿年进化过程的自然产物,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发展。本书突破传统医学框架,从达尔文进化论视角揭示癌症本质:生命进化必然伴随基因突变,而突变积累正是癌症发生的底层逻辑。这一创新理论不仅解释了癌症的普遍性与历史延续性——不存在无癌的乌托邦,更为关键的是,它颠覆性地指出癌症防治应建立在理解进化规律基础上。全书以通俗语言结合科学案例,既为专业研究者提供跨学科研究范式,也向公众普及了癌症认知的新维度。
获奖理由:
为探寻人体发病机制,西方医学先驱者们不惜以自身进行生理与病理实验,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面对鼠疫、梅毒等曾肆虐的传染病,在漫长的人与疾病博弈中,医生们的自体实验贡献巨大。本书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揭示了现代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先驱者的无畏付出。铭记历史,我们更应明白,为人类福祉而努力,方为最高人道。
获奖理由:
研发一个新药平均需要花费十亿美金,耗时十年。《血色财富》以第一个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发现为例阐述了利益与梦想、人性与伦理,在科学家、企业家与患者中不断发生冲突与融和的九死一生的历程。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正在崛起,本书非常值得医药行业从业者一读。
获奖理由:
20世纪50年代中期,德国一制药公司研发出沙利度胺,在实验粗劣的情况下,其作为“万灵药”上市,致多国产下“海豹儿”。美国FDA审查官凯尔西拒绝批准其上市申请,与其他英勇人士推动美国通过相关法律。但调查显示,美国仍有多家制药公司以“临床试验”之名让数千育龄妇女服用,致近百名“海豹儿”降生。阅读并铭记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药物临床试验和安全监管的必要性,避免悲剧重演。
获奖理由:
本书汇集医疗史领域18位学者和学术 新秀的前沿学术成果,以本草环球史为主线,对 1600多年长时段、跨地区的医药产品,如大黄、人参、丁香、土茯苓等进行追踪,从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多维度展现贸易与医药产品流通及健康知识生产的关系。在方法论上作了方法和物质文化史方法两重创新。
获奖理由:
本书是一部以毒药为视角展开的汉唐中国文化史,以丰富的史料生动呈现古代中国日常“服毒”的历史,揭示“毒”的两面性,让我们重新认识“毒”与“药”:中国古代医学观念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药物具有可塑性,只要运用得当,猛烈的毒药也可以用来治病与养生。作者引入西方医学传统,带来比较医学史的视域,打破中西医全然对立的传统观念。
获奖理由:
本书以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试图通过西医敲开中国大门背景下的小人物何鲁的跨国医疗事件为主线,利用诸多海外一手资料,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将此事在国内外引起的震惊,特别是对英国政坛和近代外科学史的持久影响作了精心刻画,展现了中英关系、医学进步、医学伦理、中国人的形象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