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在清梅居淄博博山西冶街店,来自济南的游客刘先生在精心挑选了香酥牛肉干后,向店员询问起眼前这条商业街的情况。在得知此街为博山当下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后,他不禁赞许地点了点头,“这条街独具特色,国潮品牌与老字号交相辉映,融合得恰到好处,实属难得。”
这是一条承载着当地人复杂情愫的老街。它全长780米、宽约22米,历经沧桑,曾见证了博山的繁华与变迁。
近2年,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西冶街迎来蜕变。从“西冶立方”到“百业铁仓”,记者再次走进这条古街,感受它的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完美融合。
实地探访,老街新颜
4月11日,记者走进博山西冶街,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街面上,各色店铺琳琅满目,既有国潮品牌,又有老字号,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游客们穿梭其间,或品尝美食,或选购商品,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幸运咖”的孙经理热情地介绍了店铺入驻西冶街的经历:“在得知西冶街规划了‘西治立方’这一新商业模式后,我们非常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于是早早便在这里开设了分店。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店里的生意非常红火,客流量络绎不绝。”
走进专门销售博山纯手工琉璃装饰的“中古琉璃”,店员杨鑫月向记者展示了店内精美的琉璃制品,并分享了入驻西冶街的感受:“我们选择入驻西冶街,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商业魅力。作为文旅城市的一条重要的商业街,‘百业铁仓’这一全新业态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也为我们的琉璃饰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的平台。”
来到“石头先生的烤炉”,店内香气扑鼻,各式各样的面包和糕点令人垂涎欲滴。店员魏翘楚告诉记者:“自从西冶街提升改造后,客流量明显增加,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店里的生意因此变得愈发红火,我们经常忙得不亦乐乎。”
记者采访了解到,西冶街曾名“闹龙街”,是博山区著名的文化街、商业街。以前,由于设施老化、门店老旧,这条老街一度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近年来,随着博山城市更新工程的推进,西冶街改造提升项目被纳入淄博市孝妇河文化生态休闲观光带建设项目。经过系统提升改造,如今的西冶街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成为了一条集网红美食、共享互动、创意市集于一体的多元化街区。
文旅融合,焕发新生
西冶街的蜕变,离不开博山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博山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22年,博山共接待游客306.5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5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55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
过程中,西冶街无疑成为了受益者之一。作为博山当地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西冶街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也成为了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老字号景德东、清梅居等纷纷入驻西冶街,为这条老街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商业活力。
博山景德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对西冶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西冶街发展潜力巨大,我们作为老字号品牌,扎根西冶街不仅是为了拓展业务,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博山的传统文化。相信在文旅产业的带动下,西冶街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样充满信心的还有山东淄博清梅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会主席姜文超:“清梅居作为百年老字号,一直致力于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入驻西冶街后,我们借助这里的客流量和商业氛围,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西冶街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西冶街管理办公室经理张溦鑫向记者介绍了西冶街改造提升项目的背景和实施情况。她说:“2024年5月以来,我们通过规划‘西治立方’新商业模式,打造了‘百业铁仓’这一全新业态。如今,新业态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游客的关注。”
实地探访记者发现,从“西冶立方”到“百业铁仓”,如今的西冶街不仅仅是面貌上的更新,更是文化内涵和商业活力的全面提升。而乘文旅之风,关于这条老街的新的故事细节,正缓缓铺展。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通讯员 刘亚琳 孙建超 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