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同饮一江水・共建绿美林——我在万绿湖有棵树”第二季线下植树活动第二场在源城区东埔街道开展,来自源城区多个部门、企业的干部职工、志愿者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余名志愿者共植300株“希望之树”

活动现场,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参与者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规范流程,依次完成铲土挖坑、扶苗定植、培实新土、围堰浇水等工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作,300株火力楠、枇杷、龙眼等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树苗扎根沃土,每棵树的枝头都悬挂着标有认种人姓名的专属标识牌,成为参与者与万绿湖生态建设的情感纽带。

双线联动构建全民植绿体系

作为第二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延续“线上认种+线下体验”的创新模式。自3月18日首场活动在源城区启动以来,已吸引党员干部、深圳对口帮扶干部、企业职工等250余人参与,累计栽种铁冬青、紫花风铃木、秋枫等苗木600余株。活动主办方介绍,市民可通过专属平台进行线上树苗认种,获得电子认种证书和生长监测服务,线下同步开放文旅体验线路,实现“认种一棵树、守护一湖水、共筑绿美梦”的生态共建目标。

绿色寄语承载多元期待

在采访环节,不同群体的参与者通过树木认种传递美好愿景:

共青团员代表:“我选择种植榕树,希望像榕树的根系一样,成为家人朋友的坚实依靠。”

新生育母亲代表:“银杏树象征着生命的轮回,用它来迎接家庭新成员,寓意着绿色与希望的传承。”

企业职工代表:“枫叶红于深秋,愿事业如枫叶般红火,也希望更多人加入生态共建的‘红色志愿队’。”

新婚夫妇代表:“梧桐树是忠贞爱情的象征,我们愿与万绿湖的绿水青山共同见证婚姻的美好开端。”

企业负责人:“铁冬青是本土优良树种,种下它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也希望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绿美河源建设。”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与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万绿湖有棵树”小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