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医者,他确立了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却放弃申请专利,只为让更多患者受益。他为国家培养大批医学人才,桃李满天下……即日起,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推出“教育强国 师者担当”专栏,今天跟教育小微一起走近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上海交大这位百岁院士,一生只完成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

就是对病人负责

2024年11月30日

王振义院士迎来100岁的生日

这位百岁的医学泰斗

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

“100岁的这个100年里边

我从做医生到后来

一个问题没有放弃

就是一个病为什么会产生

怎么样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振义院士和学生们一起

创造性地提出

将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

进行联合治疗的方案

又被称为“上海方案”

让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

从10%提高到97%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之后

王振义院士放弃申请专利

只为让更多的病人“吃得起药”

被誉为“中国药神”

他潜心研究血栓和止血

建设了血友病中国诊疗体系

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

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我国,这盒10粒装的

白血病“救命药”

售价至今维持在300元左右

还纳入了医保

王振义院士这样说

“一个科学家不在于要有什么奖励

他看到自己的成果

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为病人做出贡献

这是他最大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年如一日的“开卷考试”

是最动人的言传身教

王振义院士表示

“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

就是不仅要自己能够做出一些贡献

而且拿方法去教给学生

告诉他们怎么在病人身上找问题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振义院士主动要求学生们

对自己进行“开卷考试”

学生们每周把临床上碰到的

疑难病患者的病历发给王振义

他立刻针对这些难题

搜索全球最新文献

做成PPT到瑞金医院

与大家一起探讨

每次他讲的都是

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成果

或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振义院士表示

“我现在唯一的职业

就是‘开卷考试’

他们医生有些问题来问我

帮他们思

这个病人诊断应该是怎么样

治疗应该怎么样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病

当一个医生正确诊断做出来了

病人也治好了

心里就非常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从中汲取知识也获得快乐

这似乎是王振义院士

永葆活力的秘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开卷考试回去以后

都觉得很开心”

王振义院士认为自己的享受

就是给病人看好病了

给年轻人做好教育了

困难的问题我跟他们解释清楚了

“我觉得这是享受人生”

“科学没有底的,

一定要努力钻研下去”

从医执教75年间

王振义院士共带教33名硕士、22名博士

当年那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实验室

走出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

三名院士

留下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振义院士常说

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病人康复

看到事业在传承

王振义院士和年轻人常常讲

“你们要抓紧学习

勤奋努力钻研

有一天会有机会来

你会突然开朗

找到一个新的东西

这个就是你们机会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人们的赞许

桃李满天下的王振义院士说

“不是我培养了他们

是时代、国家给了他们机会

也是他们个人的努力

成就了他们自己

我很幸运,能与他们共同攀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振义院士和他的学生们

接续向前

向医学无人区挺进

如王振义自己所说

“科学没有底的

但是我们的学习

一定要努力钻研下去

我们现在就是按这个在做

到现在为止没有停止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仁心救病患

用大爱济苍生

一门四院士,薪火始相承

用生命和热血维护医学的神圣

共同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王振义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划 |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

制作 |教育融媒体创新创作基地上海交通大学

海报|龚雅萱

更多教育信息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