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打水漂”?许昌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景区旁烂尾楼乱象惊现,“越扶越贫”质疑声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脱贫攻坚的浪潮中,许昌市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依托当地独特的“红石文化”和紫云山风景区资源优势,走上了旅游产业扶贫的道路,曾被视为脱贫致富的典范。从省级贫困村华丽转身实现整村脱贫,还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称号,雷洞村的蜕变本应是一个励志的脱贫故事。可现实却残酷得让人咋舌,如今在景区旁却矗立了一堆烂尾楼群十分扎眼,让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不仅让村民深感失望,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政府精准扶贫项目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雷洞村借助旅游产业扶贫项目,在国家大量扶贫资金的支持以及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雷洞村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成绩有目共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谁能想到,在景区周边,竟出现了一片极不协调的烂尾楼。有的主体结构看似完工,有的却只搭建了框架,钢筋裸露在外格外扎眼,与周边青山绿水的优美景致形成强烈反差,实在大煞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边的村民对此怨声载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无奈表示:“这些楼都停工好久了,一开始说得可好听,是什么大项目,结果现在就这么扔这儿没人管,也不知道当初到底咋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这些烂尾楼是打着精准扶贫项目改造的旗号建设的。项目启动时,村民们满怀期待,想着能借此带动村里的旅游发展,多些就业机会和收入。可谁料,项目却半路夭折,留下了这一堆“烂摊子”。更让人质疑的是,这些紧邻景区的烂尾楼建设手续是否齐全?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如果没有完备的手续,又是如何开工建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村民怀疑,背后或许存在扶贫资金乱投资的问题。国家下拨扶贫资金,是为了给贫困地区“输血造血”,可现在呢,资金似乎没有用到正地方,是否投进了这个失败的项目里?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让村民们对扶贫工作的成效产生了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扶贫资金是贫困地区的“救命钱”,每一分每一毫都应该用在刀刃上,必须花在关键处。雷洞村景区旁的烂尾楼事件,绝非小事,这是对扶贫公信力的严重挑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深入彻查,追回损失,给当地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让扶贫资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别再让类似荒唐事重演。

编辑:法治时代 娄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