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 “化工厂”,默默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等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因其早期症状隐匿,不少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实,肝癌并非悄无声息,尤其是对于这5 大高发人群,更要格外留意早期信号。
5大肝癌 “高发人群”
1.慢性乙肝、丙肝患者:80% 肝癌患者有乙肝感染史,病毒持续攻击致肝细胞突变。
2.肝硬化患者:70%-80% 肝癌发生于肝硬化,肝细胞异常增生易癌变。
3.长期酗酒人群:酒精损伤肝细胞,引发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癌。
4.有肝癌家族史人群:遗传与相似生活因素,让家族成员风险大增。
5.长期食用霉变食物人群: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严重损害肝脏。
早期肝癌的信号,要留意
1.肝区疼痛
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可能仅感觉轻微不适,有的则疼痛剧烈。疼痛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张力增加,刺激了周围的神经。
2.消化道症状
肝癌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从而延误诊断。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乏力、消瘦
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也是早期肝癌的常见表现。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同时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机体营养缺乏,而且肝脏功能受损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合成。
4.发热
部分肝癌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9℃。发热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或合并感染引起。
虽然肝癌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降低患病风险。对于高发人群,除了定期体检外,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对于普通人,要注意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接触化学毒物等。同时,提高对肝癌早期信号的认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才能将肝癌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