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廊坊全市中学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探索高中特色育人和初高中学段艺术教学衔接有效路径,2025年4月8至9日,廊坊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中学艺术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以“赓续传统文化 托举艺术梦想”为主题,由廊坊市第二中学承办。

廊坊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张爱红,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宝生、副主任蔡伟胜,廊坊二中党总支书记张贺兵、校长左晓东,各县(市、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学科专、兼职教研员,中学美术音乐学科骨干教师,“通武廊”联盟校——天津市杨村三中、北京市永乐店中学的领导、教师共300余人参加研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开场:领导致辞展愿景

开幕式上,张爱红同志围绕“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以初高衔接为核心,构建一体化美育体系。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初中美育实践。三是以特色教育为抓手,打造个性化育人高地。四是以教师成长为基石,凝聚美育发展合力。她希望大家认真交流研讨,畅所欲言,共同探讨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左晓东校长致欢迎词。他代表廊坊二中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嘉宾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特别感谢市教育局的信任与重托,让廊坊二中承办此次活动,与各位共赴艺术教育的春日盛会。他说,廊坊二中作为河北省首批艺术类特色普通高中秉持“成美”教育的核心办学理念,倾力打造“韶华”“丹青”两座艺术教学楼,升级美术教室、专业琴房、舞蹈排练厅等教学空间,构建多元艺术教学空间,师资雄厚,高考成绩优异,艺术实践活动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学观摩:聚焦课堂促提升

美术教研活动与音乐教研活动分别在4月8日和4月9日开展。观摩教学环节均安排了初、高中学段各一节展示课。美术课上,廊坊市第十二中学的孙镱文老师展示了初中美术《色韵霓裳》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色彩,讲解绘画技巧;廊坊二中的苗利敏老师展示了高中美术《敦煌壁画》一课,课堂聚焦艺术赏析和保护传承,引导学生从艺术家身上汲取力量,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音乐课上,永清县管家务回族乡初级中学的李楠老师展示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一课,以趣味故事引入,教学生识谱、演唱,培养节奏感;廊坊二中的刘玲玲老师展示了高中音乐《中国古代音乐》一课,引导学生专注音乐作品分析与演绎,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审美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园参观:感受校园艺术韵

上午研讨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会人员在校团委书记王彤彤的引导下参观了廊坊二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在丹青楼展厅,美术教研组组长方志军介绍师生的绘画作品,讲解了师生的创作故事,带领大家参观了专业教室;在韶华楼,音乐教研组组长王占伍介绍了音乐琴房的功能设施配备情况;在理念墙下,左晓东校长阐述了“成美”教育的核心办学理念,并介绍了“论语墙”和运动场壁画;在健行馆,艺术社团作品成果展吸引了众人,有非遗团扇、陶艺、扎染、版画、文创作品及师生户外写生习作等,展现了学生社团活力,凸显传统文化与当代美术表现的融合。

通过参观,全市的艺术学科教师不仅深入了解了廊坊二中的艺术教育模式,更为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纷纷对廊坊二中的艺术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果展演:师生风采展芳华

艺术教育成果汇报演出精彩纷呈。高二学生表演的《梦会开出花》用表演诠释梦想力量,韩子萱的古典舞《锦瑟》展现时光追思,古筝二声部重奏《盛世国乐》奏响中华古韵,声乐教师杜思雨的《难忘茉莉花》传递美好情感,古典舞《子衿》重现古代少女情思,朗诵《可爱的中国》致敬革命先烈,最后合唱《春之歌》和《羊角花开》展示了青春活力,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展演用音乐描绘了艺术的美好画卷,展现了师生艺术素养与对艺术的热爱。

教学研讨:交流碰撞启新程

研讨环节,首先由作课教师进行说课,然后专、兼职教研员和各校教师结合课例,围绕主题进行了评课议课,同时分享了教学经验,研讨了实际教学问题。

吕燕老师建议在初高中学段衔接方面,注意把握核心素养的区别和联系;韩晓颖老师建议在教学创新方面,利用AI技术辅助实践活动。

廊坊二中方志军老师作了题为《以美育美,以文化人——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浸润实践》的分享;廊坊二中王占伍老师作了题为《以乐润心,以声传情——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浸润实践》的分享。

市教育局美术、音乐教研员最后进行了总结。他们从专业的视角,在对观摩课充分肯定的同时,针对内容选材、初高衔接、目标设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点评,实现教者得法、听者受启,并为全市艺术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进行了引领。

廊坊市中学艺术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为全市中学艺术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准的交流学习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学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精准地为艺术教育教学与研究明晰了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