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蒙城县三义路小学开展了“红润童心·跨域共研”语文红色主题跨学科教研活动。活动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和《狼牙山五壮士》为切入点,通过公开课展示、跨学科研讨、阅读讲座等形式,探索红色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助力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两点主持人陈玉老师宣布活动开始。第一节课是陈洁老师执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这节课陈老师以李大钊的革命故事为轴心,通过“历史档案解密”活动,联动历史学科资源,展示1927年社会背景的影像资料;音乐加视频让学生赏析,深化学生对革命者理想信念的理解。课堂学生化身“小记者”采访“李大钊”,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坚贞不屈”的红色基因。这节课陈老师巧妙地设计,让历史与语文进行时空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节课杨芳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杨老师以“英雄的选择”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地图还原战斗场景,结合数学统计(如敌我兵力对比)分析战役的艰难性,并融入美术学科的手绘故事创作,让学生以“石头像雹子一样”的比喻为灵感,用绘画再现五壮士的英勇画面。课堂尾声,学生齐诵课文片段,铿锵誓言响彻教室,再现了狼牙山五壮士“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节课后,束菊花老师以“阅读浸润童心:红色经典如何走进儿童心灵”为主题进行讲座。讲座中,束老师以自己的问卷调查展开,“提出三点策略:一是文本细读与生活联结:结合《狼牙山五壮士》中“用石头砸”的细节,让学生体验“力量与决心”的具象表达;二是跨媒介阅读:推荐利用AR技术还原战斗场景,或通过“跟着课本去旅行”活动,组织学生探访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广场,实地感受英雄精神;三是家校共育:倡导亲子共读《狼牙山五壮士:太行悲歌》等红色绘本,以家庭为纽带传递红色记忆。束老师的讲座结合了本次的主题,通过三点策略将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本与历史事件、艺术表现、德育目标等学科核心素养联结。利用媒介还原现场等方法,教会我们如何把阅读与语文联结,最后束老师又向我们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活动以“红润童心”为核,以“跨域共研”为翼,实现了红色文化从“文本学习”到“精神内化”的跨越。“让英雄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灯塔,是教育者永恒的使命。” 未来,此类跨学科教研模式将持续开展,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牛立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