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话文脉》,徐兴无著,凤凰出版社2025年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是南京大学徐兴无教授最新力作,是一部以“书”为笔,勾勒“中国文脉”的文化地图。徐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灵动的笔触,带你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从《江山与江湖》的壮阔画卷,到《诸子百家和国际政治》的思想交锋;从《阮元与镇江人的书》中的人文雅集,到《历史记忆中的牡丹诗会》的墨香风流,书中既有文人雅士的诗酒风流,又有历史文物的岁月沧桑。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让“文脉”从抽象的概念,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生动的历史,成为中华文化传统或精神传统的重要代名词。

翻开《书话文脉》,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千年文脉的大门,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话文脉》书签

目 录

江山辽落

江山与江湖

遮蔽江淮,全半天下

魂兮归来哀江南

帝陵迷踪

帝陵石麒麟

文脉与国运

何谓文脉

诸子百家和国际政治

秦火之后的齐鲁学者

董仲舒与汉武帝

墨拓中的汉朝

野史未尝无作者

阮元与镇江人的书

《全唐诗》的隐秘

浴火重生的传世之作

感物联类

屏风上的女人们

历史记忆中的牡丹诗会

猫与儒释道

封神与财神

充实之谓美

颜筋柳骨,贞石千秋

佛像和我们

园林中的“长物”

书画可以论世

上座欲点哪个心

甲辰画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经典的形成与文化自觉》

这本小书是我写的所谓“书话”,内容都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叫“书话文脉”,写作的时间是2023年元月至2024年5月。

之所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写了这些“书话”,是因为我参加了“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的工作,于是便和《现代快报》约定,以书话的名义开设一个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专栏,每篇先以该报的“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推出,再见诸该报的“江苏文脉”专栏,连载了二十四篇,凑足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讨个吉利而已,现在汇编出版,算是零售加批发吧。

什么是“书话”,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一大堆信息。但我还想说一些它不能告诉我们的东西,也让它学习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凤呈祥: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

在我看来,“书话”并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写作行为。可以借书说话,也可以借话说书;可以说与书无关的话,也可以说与话无关的书,总之是书里书外找话说,就如同一只用书张网的蜘蛛,逮住什么就说什么,都是由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引发的詹詹小言或老生常谈,只是尽量将大道理浅着讲而已。

既然担了“书话”的名义,所以不管说什么都要面目可憎地掉掉书袋,于是我在每一篇的书袋里刻意放几本江苏人写的书,给江苏文化带带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向评传》

这次汇编,各篇的文字与插图都作了修订,并将原先专栏连载的次序作了调整。全书按照内容归类,分为四个主题:江山辽落、文脉与国运、感物联类、充实之谓美,大致上指向文化的空间、历史、意义和审美。

篇名下的导语,也是连载时按照专栏的要求撰写的。文中涉及的江苏人物,尽管都是名人,但皆加以注释,以便读者有一整体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纬成文:汉代经学的思想与制度》

感谢《现代快报》给我的机会,特别是负责专栏的白雁女士,她像一只啄木鸟,在我这些急就章里找出一个又一个的错字病句和不妥的表达;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的关爱,每期微信公众号推出后,他们或点赞或批评,还有些朋友给我提供了图片,惠我有加;感谢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先生的推荐,感谢凤凰出版社吴葆勤社长和林日波总编的垂爱、孟清编辑的关照,让我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书占用了一个宝贵的书号。

这一切都是因为写作带来的福报,我也只能将这些福报作为人生的鞭策了。

甲辰大暑于翠屏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锢败局:大汉帝国的衰亡》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近照

徐兴无,文学博士,《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南京大学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