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民生痛点难点,守护人民群众利益。今天,我们关注用水问题。贵州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黔兴大道的居民向《百姓关注》栏目反映,从2018年起,他们家中的自来水出现间歇性停水和水质浑浊等问题,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困扰,至今未能有效解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郭女士:一个月停两次到三次左右,冲凉还有煮饭这些肯定是不方便,水来的时候要接大半桶,黄的黑的,拖地都拖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预防停水时用水不便,

无奈之下,

郭女士安装了蓄水桶。

郭女士:这是我家的蓄水桶,自己花钱买的1000多元。来水的时候就把水管搭到上面,水就储在这个地方,可以储一吨左右,供我家一两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鸥女士:平时我们一年四季都要蓄水,不蓄水,一停水就没有水用,2018年搬进来经常都是停水没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区业主表示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

但问题依然没有被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你们当时有没有去反映过?

鸥女士:反映过,不知道怎么解决,就说水源不够,还有经常的管道坏,有什么故障它就要停水来修管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群众反映的经常性停水和水质浑浊等问题,

记者联系到独山县水务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山县水务局副局长 陈晨龙:水质浑浊跟管网有很大的关系,它主要是我们部分管网使用年限长,管壁会附着一些附着物,比如铁锈,在停水又来水的时候受水压的冲刷,它会随着水流流到群众的家中就会出现短暂的浑浊。在供水正常不停水的情况下,管网老化对水质影响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证明水质达标,独山县水务局向记者提供了一份2024年当地的水质检测报告,其中显示源头水和末梢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浑浊是由于停水造成的,那常年停水又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山县水务局副局长 陈晨龙::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镇区的主水源,就是我们身后的然戎河,受这两年的旱情影响,特别是冬季,再加上临近春节返乡的人比较多,就造成用水量比较大,为了保证全镇的供水,采取了分时供水的方式。第二个原因是我们镇区的管网大多数都建成比较早,麻尾水厂的供水主管道主要是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距今已经有20多年的使用年限,部分管网会出现老化漏损的情况,在改造期间也会停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麻尾镇黔兴大道小区共有居民960户,平时稳定常住2000人左右,占麻尾镇镇区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到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人口增多,用水压力陡增。单一水源供水不足加上老旧管网修复需要停水改造等多重因素叠加,直接导致了小区时常发生停水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晨龙告诉记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源不足问题,他们依托打渔河水库建设打渔河水厂。新水厂预计在2025年底前投入试运行,水厂全部建成后每天可供水3万吨,而麻尾镇在春节高峰期时每日用水最高量为0.57万吨,完全可以覆盖全镇居民日常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山县水务局副局长 陈晨龙:那个水库的库容有675万方,水量比较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

为何停水和水质问题持续六年

未能得到解决?

独山县麻尾镇镇长宋长龙表示,

根本原因是资金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山县麻尾镇镇长 宋长龙:修补管网的时间是长一点,因为这个涉及整个镇区管网的总体改造,涉及资金量大,上级财政配套资金不足,我们现在只能采取应急的方式,哪里有问题我们就维修来解决群众的用水保障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2024年麻尾镇共筹集资金100多万,对4.28公里的管网进行了维修和更换。对于更新改造期间急需用水的住户,相关部门会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人力送水到户的方式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用水问题。此外,目前老化管网更新改造已完成5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山县水务局副局长 陈晨龙:这个我们也是在积极解决的,因为是受限于资金的体量,我们都是每年申请上级资金,现在在争取新的项目,打算是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