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拆迁一夜暴富,有人却因拆迁蹉跎了岁月。
昨日,《广州日报》刊登了一则房屋拆迁延期公告。
公告显示,原在1997年就发出拆迁通知的海珠同福中路、同福西街、同福西后街等地段房屋(即宝岗三号地块),再次延期至2025年1月28日-2026年1月27日。
也就是说,从提及拆迁到现在,该地段房屋已经耗时近28年仍未完成拆迁。
那么,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这些房子还能如约拆迁吗?
01
海珠滨江西隐藏的宝藏旧改项目
根据公共显示,这批延期拆迁的房屋位于海珠同福中路与宝岗大道交界处。
其东面紧邻广州市红十字医院,北面正对富力金禧花园,西侧一路之隔则为南武中学高中部、海幢寺,南面还有宝玉直小学宝贤校区,距离珠江不到400米,生活气息浓厚。
走进同福西街,极具年代感的老屋,与周边的高层住宅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有些恍惚。

一侧是粉刷过的黄色墙面的砖木老宅,一侧则是墙面斑驳的红砖旧屋。
破败的窗户、木质的趟栊门、红瓦屋顶,投映在青石板路上的影子,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一些年久未修的老屋内部早已坍塌,挂在门头上的衣服却又透露出生活的气息。
写在墙角的“拆”字早已斑驳,即便如此,仍有住户守在这里,在等一个答案。
那么,他们能等来最终的答案吗?
02
背后纠葛不断,拆迁推进缓慢
据查,从1997年开始,广州市宝龙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该片区房屋的拆迁方,多次发出拆迁公告,提出拆迁。
1999年,该公司与部分住户们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
协议约定,住户于1999年9月1日前迁出同福西街的房屋,自行解决临时搬迁,宝龙苑公司每月支付临迁费341元,并于2003年9月22日前安排回迁;在住户守约搬迁之后,宝龙苑公司便将其所住房屋拆除。

但由于多方原因,片区房屋至今仍未全部拆除,宝龙苑公司也无法新建房屋安排回迁。
签约住户未按时回迁,于是就协议的临迁费等问题将宝龙苑公司告上法庭并胜诉。
此外,宝龙苑公司在安置租户过程中也遭遇诸多问题,陷入一系列官司漩涡。
对于延期拆迁,在这里已经住了近20年的张叔早已见怪不怪。
他表示,当初由于拆迁补偿谈不拢而延迟,后来由于各种问题居民无法回迁与宝龙苑公司打官司,再加上区域内部分建筑被列为历史文物建筑,拆迁难度更大了。
根据相关规定,同福西街4号、4号之一房屋被推荐为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同福西街6号被认定为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同福中路涉及传统骑楼保护范围,拆迁人需做好保护工作。
截至目前,地块上已完成征收补偿款结算的房屋共29户均未拆除,还有10几户居民仍住在这里。
“听说最近上面已经搞定了一些问题,可能最快下周开始动工拆迁”张叔表示,能不能拆还不一定。
03
拆迁难,但意义重大!
错综复杂的征拆关系,加上历史文物保护,宝岗三号地块拆迁注定没那么容易。
当然,如果真能搞定这中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顺利完成拆迁。无论对于片区发展,还是原居民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这里地处老城核心,生活配套成熟,距离珠江又不远,是区域内不可多得的靓地。

加上滨江一带本身就鲜有新地供应,上一次还是越秀以3.2万元/㎡楼面价拿下的滨江中新侨地块(越秀珠实·皓悦滨江),目前已开放展厅。
再上一次则是2022年越秀以42130元/㎡楼面价拿下的海珠区滨江西路256号AH010502地块(越秀滨江樾),即便均价高达9万元/㎡,但已经进入清盘阶段。

而按照规划,宝岗三号地块本该建设成为商住、写字楼。
若能成功启动拆迁,对于片区来说不仅是新货的补充,也是对老城面貌的修复,更是老城旧改的一次成功突围。
那么,这一次它能成功实现多年来的愿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