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内蒙古法制报刊登了题为《“法院+综治”解锁基层治理“密码”》的文章。以下为全文。

内蒙古法制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院+综治”联动调解机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快速响应、高效调解、诉调对接、一站式服务以及源头治理等方式,为企业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近日,包头市固阳县人民法院携手固阳县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达1.1亿元的工程款纠纷案。

案情简介

2022年7月,甲电力公司与乙风力发电公司签订了《风电基地项目合同》。工程原合同工程价款金额为5.9亿元,后调整工程价款金额为5.6亿元。工程完工后,乙风力发电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支付工程价款,截止2024年11月,乙风力发电公司仍欠付甲电力公司工程款 1.1亿元。

判决结果

收到诉讼材料,固阳县人民法院在征求双方同意先行调解的意见后,随即将案件委托移交至县综治中心进行调解。法院采取“指导+培育”的模式,在法官的指导下,综治中心调解员共同参与,多次组织现场调解、电话调解,研判出解纷突破口,政协委员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从企业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积极协调双方利益诉求,为双方分析利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平衡了双方权益。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主动履行部分案款,终于,这一新能源产业困局在府院协同机制下被攻破。

指导调解是固阳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

2024年11月,固阳县综治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固阳县人民法院抽调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书记员各1名、特约调解员3名入驻县综治中心,全力搭建起化解纠纷的前沿阵地;将立案窗口延伸至中心,接入政法专线,搭建信息平台,做好指导调解、立案登记工作。对于不属于法院受理的案件,及时引导至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由派驻法官及法官助理对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定期培训,助力提升人民调解水平;充分释放“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效能。充分发挥“人大+法院”、“政协+法院”等多元解纷端口作用,通过“先行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模式,凝聚多元解纷力量,妥善将重大、疑难案件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不仅如此,该院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针对涉民生、涉金融、涉物业等案件爆发式增长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报告,主动与物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协同开展化解工作,推动完善纠纷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闭环链条。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改变的不光是工作理念,还有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固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荀利红说,固阳县人民法院下沉审判力量,打通社会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也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固法融媒体工作室

审核: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