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城市老城街道东兴肥子茶园的千亩茶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头茬春茶采摘季。清晨,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在绿意盎然的茶树间,手指轻捻,将鲜嫩的新芽采撷入篓,欢声笑语与清幽茶香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采茶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春茶可是茶中珍品,贵如黄金,采摘窗口期就十来天,不过这收入能顶平时两倍呢!”张家花峪村的采茶能手张秀丽,熟练地掐下“一芽一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茶园得天独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弱酸性砂壤土富含矿物质,年均1200小时的漫射光,让肥子茶园的茶树在云雾缭绕中积累丰富氨基酸,造就“泰山君子”茶“汤色翠绿、入口回甘”的独特品质。

“我们坚持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病虫害全靠粘虫板和灭虫灯,茶叶检测273项农残零检出。”东兴农业有限公司主任刘燕指着茶垄间插着的黄色粘虫板介绍,1600亩茶园里,每一片叶子都带着“有机认证”的标签。

凭借过硬品质,肥子茶园乘势而上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公司+合作社”模式,为周边近200位村民打开了“家门口就业”的致富大门,采茶熟练工每日稳赚120元不在话下。如今,“泰山君子”茶凭借卓越品质入选国家名优特产品名录,产品畅销全国,成为肥城茶产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晌午时分,阳光铺满茶园,通往茶园的主干道上,一条600米长的紫荆花廊灿烂盛放,馥郁花香与悠悠茶香相互交融,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步入这“茶香四溢的春天”。

“要挑芽头饱满的,轻轻一拧,千万别用指甲掐,不然茶叶就受伤啦。”12岁的济南小游客王雨桐,头戴草帽,像模像样地跟着茶农学习采茶,一旁的母亲李女士,举着手机记录下女儿这珍贵的“采茶初体验”,感慨道:“平常孩子连麦苗韭菜都分不清,来这儿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学门手艺,可比去游乐园有意义多了。”

这仅是肥城茶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如今,肥子茶园正突破传统茶叶种植局限,全力打造“采茶+制茶+研学+露营”的一站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我们精心策划了茶主题研学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跟着茶农学采茶、亲手制作茶饼,还能在茶文化教室里,沉浸式感受古老的茶道文化魅力。”刘燕热情介绍,“眼下天气回暖,肥子茶园的野奢露营地也全新亮相,6顶帐篷错落分布,清晨伴着鸟鸣跟茶农采茶,傍晚围坐篝火,品尝特色烧烤,这就是春日独有的惬意。”

目前,肥子茶园已成功预订3个研学团与团建团,露营地也万事俱备,只待游客开启春日狂欢。2025年,肥子茶园旅游综合收入预计突破100万元,茶叶不再是“一季忙”,而是“四季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旅融合这把“金钥匙”,不仅扮靓了乡村风貌、富足了一方百姓,更让这“一片叶子”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淌出金山银山。

正午时分,茶园里的采茶工人陆续收工,背着装满新芽的竹篓,返回村落。当晚,这些鲜嫩的茶叶将经历摊晾、杀青等多道工序,摇身一变,成为明日送往城市各处的“春天味道”。与此同时,不远处的露营地,游客们围坐茶炉,静静观赏壶中茶叶的舒展沉浮——这一杯源自肥城山间的香茗,承载的不只是鲜嫩茶芽,更是乡村振兴的蓬勃希望与诗意生活。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董效晏 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