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夏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一行
座谈交流
保护利用长寿工业文化
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范式

▲4月8日,江夏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一行座谈交流
4月8日,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重庆大学科学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溧阳(长三角)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刘汉龙一行,就长寿工业文化园区建设有关工作举行座谈交流。
刘汉龙院士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深耕软弱地基加固与桩基工程、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等研究三十余载,带领团队攻克了PCC桩、微生物岩土修复等国际技术难题,获国家与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6项。当天,刘汉龙一行还走进盐井湾粮仓、定慧寺、缆车站、桃东广场,听取长寿区历史文化资源现状介绍,调研了解滨江绿道、城中村以及城市绿道建设情况等。

▲4月8日,江夏在座谈交流会上讲话
座谈会上,江夏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长寿经开区,对刘汉龙院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经过多年的接续奋进,去年长寿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千亿元大关,成功跻身区县经济“千亿俱乐部”。
当前,长寿区正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的新使命新要求,深度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建设现代化渝东新城、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和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在现代化新重庆“六区一高地”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
希望双方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双向奔赴、共谋发展,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加强合作,加大AI赋能,探索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在保护利用工业遗产方面加强合作,打造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建设长寿工业文化园区,讲好长寿工业故事,为“工业风”注入“文化魂”,推动工业文化焕发新活力。
在智慧城市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应急管理智能化、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等关键领域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范式。

▲4月8日,刘汉龙在座谈交流会上讲话
刘汉龙表示,长寿区是全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城市,是重庆陆路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文化底蕴厚重、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劲头强劲,双方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重庆大学溧阳(长三角)智慧城市研究院将充分整合自身资源优势、长三角前沿技术信息,紧密结合长寿区域发展实际,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文化保护传承、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有机更新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长寿工业文化园区建设,为长寿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庆大学溧阳(长三角)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江苏斯维尔建筑设计院院长陆冠钊,区领导刘朝煜、杨振宁参加座谈。
来源:长寿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