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府为刺激楼市推出的购房补贴政策,正陷入“承诺易兑现难”的尴尬境地。尽管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有效撬动了购房需求,但多地频现的补贴拖欠问题,已演变为新的民生痛点。

近日,有网友在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留言投诉关于中创区购房补贴迟迟未发放的问题,原文如下——

网友留言:本人于2月份至中创区申请住房补贴,当时工作人员告知3月份补贴可以到账,本人于3月份咨询12345,相关部门回复告知要四月份才能给,合理怀疑中创区财政局以还未上会的名义一直拖着,从三月份拖到四月份再到五月份,12345初次回访本人告知其不满意之后就再未答复,要求迅速把补贴发放不然将投诉至省12345。

南通创新区管理办公室答复:我单位对于住房补贴兑现的流程为当月集中收取申报材料并审核,次月审批拨付。您申请的住房补贴,现已审核通过,我单位将在一周内拨付到位。

按照“当月申报次月拨付”流程应于3月到账的补贴,经投诉之后官方才承诺“一周内拨付”。戏剧性转折引发质疑:既有明确流程为何形同虚设?是否投诉升级才能触发行政效率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去年4月,有如皋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关于购房补贴发放的问题。该网友于2023年1月申请补贴,但直至2024年3月仍未收到。如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回复中表示,财政款项到位后立即发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创新区管理办公室在回复中并未提及“资金问题”,那么补贴延迟拨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流程不清晰?执行不到位?还是监管不透明?

事实上,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关于“购房补贴兑现难”的留言已屡见不鲜,甚至河南某购房者苦等7年仍未收到补贴,惠民承诺俨然变成长期白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未能及时发放补贴的原因,多地在回复中以“财政资金紧张”为由,均表示“正在积极筹措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乍看理由冠冕堂皇,但仔细探究,其实并不经得起推敲。以河南郑州为例,2024年2月1日,该地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关于购房补贴未发放的问题时提到——财政收入锐减,资金异常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仅仅过了20天,该地又发布《最高补贴房价50%!郑州人才首次购房补贴新规出炉→》一文。一边声称“财政异常紧张”,一边高调发布新政,莫非是现代版的“口惠而实不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内人士认为,购房补贴兑现不尽如人意,这背后有多种原因,最根本的还是政府刺激楼市的心态较急,以卖房为第一目的,政策发布前可能没有经过各个部门之间的会商和资金的提前储备,未提前考虑到市场补贴能不能落实到位,没有做实际的论证和财力的承受,导致实际实施效果不理想。

其实,不仅是购房补贴,人才补贴、生育补贴、企业税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归根到底都要靠真金白银的支撑。政策发布的初衷是惠民,若因落实不到位影响政府公信力,反而得不偿失。

或许可以通过构建三大机制破解困局——第一,建立政策出台前的财政压力测试制度,将补贴额度与税收增速动态挂钩;第二,推行政策兑现“阳光工程”,如杭州实行的补贴进度实时查询系统;第三,完善信用惩戒体系,将逾期兑付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唯有将政策承诺转化为制度性契约,才能真正实现“惠民政策”与“政府公信”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