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套路要小心
求职必看
OFFER
骗子
“我们公司有内部渠道,现在手头有几个直招名额。只要交报名费、服装费、保证金等费用,就能直接安排高铁乘务员的岗位。”
“入职怎么还要交费用啊?”
求职者
骗子
“这是铁路局的规定,其中部分费用会在转正后返还,现在交费还能优先安排岗前培训,晚了名额就被抢光了!。”
正值“金三银四“求职旺季
求职者在寻找心仪岗位的同时
也要擦亮双眼
警惕求职诈骗陷阱
近期,思明区检察院
办理了一起求职诈骗案件
为大家敲响警钟
案情回顾
毕某某自称某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宣称与铁路局关系密切,可批量安排学生实习。
2022年6月,某职业学校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的叶某某联系到毕某某,双方随即展开合作对接。
紧接着,毕某某组织线上面试并公布入选名单。面试结束后,他立即以“需要交纳保证金给铁路局才能安排实习”为由,共向学生收取数万元费用,并承诺“后续保证金会退还”。此后,叶某某多次催促实习安排进展,毕某某以“流程审批慢”“名额已满需等下一批”等理由拖延,最终失联。
2023年5月,毕某某故技重施,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高铁乘务员直招”信息,李某某看到后主动联系。毕某某承诺“中专学历可包装成大专,想去哪里就职任你选”,并以“最后几个名额”催促其报名。李某某先后支付1万余元报名费和服装押金后,却被要求“帮忙再招几个人凑满培训人数”。当李某某介绍朋友贺某某报名并转账1万余元后,毕某某再次以“缺人无法开班”推诿。
2024年3月,毕某某用“高铁乘务员直招”话术骗取宋某某1万余元。
检察履职
经审查,被告人毕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敦促被告人积极退赔,最终各被害人损失得到挽回。
最终,思明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毕某某有期徒刑。
检察官提醒
求职陷阱需警惕
五招教你辨真伪
一
警惕“内部渠道”话术
正规企业招聘不会承诺“包过”“内部名额”,更不会要求付费“走后门”,切勿轻信私人社交平台发布的招聘广告,若遇到声称“关系硬”“可操作”的招聘信息,务必保持警惕。
二
拒绝“先交钱后入职“要求
以“实习押金”“培训费”等名义提前收费是典型诈骗手段。任何要求入职前缴纳费用的行为都涉嫌违法,《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收取押金。
三
核实招聘信息“三要素”
求职者可通过“三查“验证信息真伪:一查招聘单位是否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二查招聘岗位是否与官网发布的一致;三查联系电话是否为官方公开号码。
四
谨防“拉人头”式招聘
“再招X人才能开班”,这是传销式诈骗的常见套路。若招聘方以“介绍他人入职可优先录取”为由发展下线,或设置“团队奖励“等机制,需立即停止并报警。
五
遭遇诈骗及时固定证据
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招聘广告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厦门检察、思明检察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