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赤城县拟取消老年人免费坐公交车的消息近日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公交车运营艰难,尤其是县城地区运营困难,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只是这起争议发生后,网上一些观点认为,应该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制度,免得他们出来争夺公共资源。有相当多的言论中还充满了对老年人的深深恶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公交车运营困难之外,为什么针对老年人还会出现这种声音呢?

老年人挤占公共资源了吗?

吐槽老年人免费乘车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尤其是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比如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由于每天的交通出行量巨大,在公共交通上,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出行矛盾越发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这两年,还经常发生年轻人不给老年人让座,老年人辱骂甚至殴打年轻人的极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放大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围绕出行而产生的矛盾。网上类似的调侃和讽刺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有很多观点认为,城市里的老年人拿着退休工资,每天还要免费乘坐公交车或者是地铁,完全就是在挤占公共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些人认为,年轻人每天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原本就相当拥挤,老年人免费乘车更是挤上加挤。

综合上述观点,他们认为,针对老年人的免费措施早就应该取消,只要取消了免费乘车的优惠,老年人就会减少交通出行,从而也就不会跟年轻人挤占,争夺公共资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观点看似合理,实际上只是把一些极端个例当成了普遍现象。

公交车是老年人的主要出行工具

之前发生的多起老年人对其他乘客辱骂和殴打的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大中城市。恰恰是因为大中城市集中的人口过多,交通出行拥挤度大,才造成了这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从整体来看,全国的大中城市毕竟有限,绝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在地级市以下的小地方运营的,而小城市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流。

比如河北的赤城县,这就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年轻人都流向了大中城市,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群体,对这些老年人来说,公交车就是主要的出行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的一线城市只有4个,大型城市不超过15个,其余一二三线城市加起来不过数百个,而县级以下的小城市在数千个左右。

所以对比之下,就知道公交车对小城市的老年人出行有多重要了。至于很多人觉得老年人拿着退休金还能享受免费服务,这种想法其实也不客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确实有不少都拿着退休金,但是退休金的规模普遍在3000元以下,能够拿到5000元以上的老人寥寥无几。

另外还有一点,在大量的小县城,没有退休金的老人遍地都是,他们作为庞大的群体,是不能归类到有退休金的群体中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老人平时很节省,免费乘坐公交车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只是把极端个例当成普遍现象来攻击所有的老年人群体,这绝对是错误的。

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已经实施多年,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等大城市因为经济发展较快,财力足够,所以推出了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免费乘车优惠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各个城市陆续都推出了类似措施,到本世纪初,全国九成以上的城市基本上都出台了类似的优惠措施。

免费乘车的门槛,也从原来的70岁以上下调到了60岁左右。也就是说,只要是接近或者是已经退休了的群体,都能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本质上来看,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普遍巨大,老年人在退休后,拿着退休金还能免费乘车到处转悠,这使得不少人把内心积攒的戾气都撒到了这个群体身上。

在一些人看来,针对老年人的一系列优惠措施都应该缩减甚至是直接取消。可现实的问题是,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像免费乘坐公交车的这种服务如果没有了,对整个老年群体的冲击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龄化冲击之下的县城出行

河北省的赤城县常住人口不到20万,户籍人口也仅有29万左右。截止到2023年,实际上的常住人口只有19万多人,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就达到了4.2万人。

也就是说,全县老年人口占比超过了21%,当地的公交车主要乘客除了老年人之外,还有就是中小学生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赤城县的情况,实际上正是全国县城的一个缩影,年轻人都在大规模的流入大中城市,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县城地区的老年人口占比在持续增加。

大中城市虽然集中了海量人口,但是小县城地区的人口同样有出行的需求。从公交车免费乘坐的优惠措施来看,小地方的老年人才是享受这项优惠的生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在赤城县县城,负责运营的公交车一共有53部,运营的公交线路有16条。除了在城区运营的线路之外,有些公交车还延伸到了乡镇地区。

国内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在免费乘车的优惠措施下,公交出行是老年人的主要出行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剔除老年人,公交车更运营不下去

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实际上是政府在买单,或者说是政府每年向公交运营公司购买服务。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包干制,一种是计量制。

第一种方法是政府每年给每辆公交车相应的补贴。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各地的标准,给公交公司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消免费乘车的措施表面看起来可以让公交公司解决运营困难的问题,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只是被遮盖住了。如果政府不再购买乘车服务,公交公司会面临进一步的运营恶化状况。

因为中小城市的年轻人大量都去了外地,当地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人口规模本就不大,老年人反倒是各个县城公交系统的主要客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全都取消了免费措施,老年人乘车的规模势必会减少,公交车的整体客流量也会减少,对于公交公司来说,客流量下降只能减少运营班次,然后整体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中小城市老年人是公交车的主要客流外,在很多超大城市,老年人的出行目前也高度依赖公交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之下,大城市的年轻人主要是乘坐地铁出行,或者是购买了私家车,而在中小城市,年轻人的规模本就不大,留下来的年轻人大多也都购买了私家车。

也就是说,不管是小县城还是大城市,眼下乘坐公交车的年轻人并不是主要客流,公交公司若是取消了免费乘车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吸引年轻人乘坐公交车,反倒会降低自己的客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公交车就更运营不下去了。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大量小县城因为财政困难,根本难以继续购买乘车服务,如果不取消免费的措施,又能采取哪些办法呢?

怎么从根源解决问题?

很多城市已经在采取差异化的优惠策略了,比如将免费的年龄门槛提高到了80岁以上,再比如低收入群体或者是残疾老年人,才能享受免费乘车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的乘车群体,则是半价优惠或者是现价优惠。除此之外,有些城市也在采取错峰优惠措施。

比如很多人吐槽,早高峰和晚高峰阶段,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和年轻人一起拥挤,挤占了公共资源。有些城市就特别规定,早上和晚上的两个时段,老年人出行需要付费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辽宁省的海城市,早上6:30~8:30,下午15:30~17:30这两个时间段,老年人不能享受免费乘车服务,需要付费乘车。

通过错峰出行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老年人和上班群体相互拥挤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观点认为,目前的公交车要想解决运营困难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吸引新的客流,同时避免现有的客流进一步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有些城市已经开通了社区巴士,运行的线路更加细分化,可以做到走街串巷,不仅仅是针对老年群体,对于其他人来说,这种乘车体验也更好。

还有的城市将社区和地铁站点之间用公交车精准对接,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扩大客流量,从而解决运营困难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的情况是,小城市的选项并不多,归根结底,出生率在下降,人口又在持续流失,整体上的财政收入在下降。所以围绕公交车免费出行的问题,未来还会进一步凸显。

结语

赤城县并没有正式取消免费措施。当地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县里边正在积极沟通和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正在急速向老龄化社会迈进,大量的公共服务未来面向老年人,应该尽可能的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便利老年人群体的生活。

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一方面是社会财政的窘迫,人口流失的问题在持续推动着相关的矛盾越发凸显。接下来各地怎么办,能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可以说相当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再过二三十年,就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群体。如果现在的一些公共服务措施没有构筑到位,未来的老龄化社会,恐怕就会变得艰难很多。

换言之,现在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是在为30年后的社会打基础。

参考资料:
《河北赤城县拟取消“老人免费乘公交”,困境中的公交企业如何自救?》 澎湃新闻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