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去体检

体检前:平时很少生病,身体健康得很

体检后:一个脂肪肝,一个胆结石

真·“肝胆相照”好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肝比起来

胆的体积并不大

但它“搞事情”的本领可不小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常见的

胆结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胆结石,是发生在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根据结石位置,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大家常说的胆结石,大多指的是胆囊结石。

说起胆,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它就是分泌胆汁的。但其实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胆并不生产胆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只是胆汁的搬运工和储藏室,主要起浓缩、储存、输送胆汁,分泌粘液的作用。

肝细胞每天会“生产”800~1000ml的胆汁,这些胆汁被运到胆囊中,胆囊粘膜会吸收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留下胆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进食后胆囊收缩,通过胆管将胆汁运送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

胆里出现“石头“,主要有两个形成原因:

胆汁在胆囊和胆管内淤滞,发生沉积,形成结石。

胆汁的各成分比例失调,如胆固醇含量过多,结晶析出引起结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结石形成,包括饮食不规律、高脂肪饮食、肥胖、糖尿病、性别、年龄、遗传、肝硬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肥胖及体重突然下降的人

肥胖人群患胆结石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4倍。

但体重下降过快,也容易患胆结石,因为体重突然大幅度下降,会让胆汁分泌紊乱,增加胆结石发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都可能诱发胆固醇结石,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结石是正常人的2~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更容易患胆结石

主要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以使胆囊的收缩功能下降,促进胆固醇增高,多种因素下使得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中老年人群

年龄越大,患胆结石风险越。50岁以下,胆结石的发病率为10.2%;60~69岁,发病率为38.6%;80岁的人群,发病率可达到5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什么样的胆结石应该立刻动手术?小结石也需要处理吗?

①小结石

特别小的结石容易容易卡在胆囊管,容易诱发胆囊炎,甚至掉下来发生胆管炎。所以小结石也需要进行处理。

②大结石

大的结石(超过两公分),由于经常跟胆管壁进行接触,刺激胆囊炎症,甚至会诱发胆囊的肿瘤。

③中间大小的结石

处于中间大小的结石则相对稳定,可以在生活中继续保持观察。

④反复发作

多发的3~5毫米的胆结石建议手术。如果胆囊结石诱发了胆囊炎反复发作,那么不管它多大都需要摘掉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餐规律,不要忽略早饭,不要节食。

少吃油腻、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肉类可多选择白肉(鸡肉、鱼肉、虾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做好情绪管理,保持心情愉悦。

✓戒烟限酒。

✓积极防治其他相关疾病,避免感染肝炎病毒或出现其他肝脏疾病。

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科学减脂,避免过瘦或过胖。

每年一次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女性及肥胖人群,通过定期血液检查、肝胆彩超、CT等检查手段,可以做到早期筛查胆道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厦门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深圳卫健委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