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大型中央企业计划招聘逾1700个职位,竟吸引了高达119万份的应聘申请,竞争程度可见一斑。若再考虑到部分可能存在的内部推荐或预留名额,实际面向公开市场的岗位数量会更少。只有具备顶尖实力的人才,才可能在如此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无疑揭示了当下年轻人面临的就业环境是何等不易。

部分较早一代人享受了时代发展的红利,却可能未能充分体察现实,有时会评价当代年轻人不够勤奋。然而设想一下,若将他们置于二十年后的今天,许多人恐怕难以企及现在年轻人的竞争力,甚至可能无法达到他们目前所在单位的入门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逾1700个职位吸引了超过百万份申请,如此悬殊的比例确实令人震惊,当前的就业形势是否已如此严峻?当然,即便工作待遇优厚,也绝非意味着入职后便可无所事事、坐享其成。

任何一份工作,其本质都包含着责任与相应的付出。

按常理推断,优质的职位竞争激烈本属正常现象。但是,倘若求职者拥有较多的选择空间,通常不会出现大规模涌向单一目标的状况。寻找工作往往受到时间节点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期地进行挑选。特别是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其首要目标是在规定时限内寻得一份合适的职位,而非执着于追求所谓的“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时间要求的背景下,求职人群(尤其是具备判断力的大学毕业生)高度集中于少数机会,并非不理性。更合理的解释是,可供选择的优质岗位实在有限,迫使大家不得不在有限的范围内展开角逐。这一现象也间接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形势的严峻程度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