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钱清派出所的审讯室内,60岁的民警王增光正专注地核对电子笔录。要知道,明天就是他退休的日子,却仍坚持完成最后一次案件审讯。从警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柯桥的轻纺车间、王坛的竹林山道、平水的水乡河道,最后在钱清的社区茶馆书写了基层警务的坚守篇章。
最后一次审讯
“做笔录要对得起群众信任。”老王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清晨7点,他像往常一样提前到岗,将调解记录整理归档,泛黄的纸页间夹着27张群众手写的感谢卡。其中一张来自2019年:“感谢王警官帮我找回走失的母亲,您的手电筒照亮了我们全家的心。”

上午处理完1起邻里纠纷后,得知所里人手紧缺,有案件需要协助审讯,老王主动要求:“让我完成最后一次笔录。”面对涉嫌盗窃的嫌疑人张某,他通过电子笔录系统逐项核对证据链。当张某试图隐瞒销赃渠道时,老王调出其物流信息:“3月15日你签收的包裹,为什么会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精准的提问让张某瞬间沉默,最终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茶香里的换位思考
“群众问题无小事,再小的矛盾也要用心化解。”这是老王的工作信条。在钱清街道,提起2021年的装修纠纷,居民们仍记忆犹新。当时李阿姨与邻居因噪音问题多次争吵,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老王得知后,连续7天上门调解,每次都带着自己泡的茶:“来,先喝杯茶消消气。”

他独创的“五茶十法”调解法在这个案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倾听双方诉求,了解李阿姨刚做完手术需要静养,邻居则急于赶工期;接着用法理疏导,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最后进行情感共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邻居调整施工时间并赠送隔音棉,李阿姨也送上自家腌制的泡菜表示和解。
方言里的防骗智慧
“现在骗子手段多,大家一定要小心。”老王在日常走访中总不忘叮嘱居民。2024年10月,他发现独居老人张大爷连续三天到银行汇款,每次都神情紧张。老王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张大爷接到“孙子车祸”的电话,对方要求汇3万元手术费。

老王立即联系张大爷的儿子,确认其正在国外出差。他又陪同张大爷到派出所核实情况,通过公安部诈骗预警系统查到该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以后遇到这种事,先给我打个电话。”老王将自己的警民联系卡塞到张大爷手中。成功劝阻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挽回了张大爷的损失,张大爷儿子次日从国外打来感谢电话,表示回国必须亲自上门来感谢老王。
调解笔记里的初心
4月3日下午4点30分,钱清派出所会议室座无虚席。墙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老王从警30年的工作剪影,社区居民自发制作的锦旗挂满两侧。所长章礼彬将“光荣退休”的绶带佩戴在老王胸前:“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守护平安,是全所民警的标杆。”
年轻民警王浩发言:“记得第一次跟王师傅调解纠纷,他让双方在茶馆喝茶聊了三个小时。‘群众要的不是输赢,是被尊重。’这句话让我终身受益。”说着,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工整记录着老王传授的调解技巧。

暮色降临,老王最后一次整理办公室。警容镜中的警服依然笔挺,帽檐上的警徽在夕阳下闪耀。如今,他已摘下警徽,但这份扎根基层的初心,正如茶馆门前的老槐树,根系深植大地,枝叶永远向着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