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广袤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的村民们早已忙碌起来。
“今年春耕,我有‘秘密武器’!”
刘金宝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他口中的“秘密武器”含金量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备耕,全靠人力,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有了这些‘新农具’,省时又省力!”刘金宝一边调试着新购置的无人机,一边笑着说,“这台无人机不仅可以精准喷洒农药,还能将育好的秧苗空运至田间,彻底‘解放双手’。”
今年,他的“新农具”成了备春耕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农具房里,翻地机、育苗播种机、插秧机等整齐地排列着。“从翻地到插秧,现在啥环节都能依靠智能机械!这个自动化育苗设备播撒出的种子深浅一致,行距也统一,出苗更加整齐,苗的质量也好!”
说起“高科技”机械,刘金宝滔滔不绝,“有了这些家伙什儿,现在不仅漏播重播率低,还不伤苗,一天大约能完成7000个秧盘,育6公顷地的苗,效率比人工高多了。”
角落里,一台“块头不小”的进口智能收割机格外显眼。“这台机器可大有来头!”刘金宝介绍道,今年2月份,他特意前往江苏省泰州市,购入了这台从日本进口的智能设备。“收割和烘干一体,你见过没?这回节本又增效!”为了学习使用这些新设备,他还特意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用老刘的话说,现在种地也得靠科技,咱可不能掉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刘金宝这样的“科技能手”,在万昌镇不在少数。他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转变成“农业机械操控”手,使生产、生活大变样。刘金宝底气十足地说:“有了这些‘好帮手’,今年的丰收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