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齐河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常态化推动社区党组织领办“7+N”服务项目扩面提质、做优做实,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更有“烟火气”“人情味”。现将各城市社区领办“幸福学堂”项目展示如下。
晏北街道阳光社区“共育成长”学堂
“共育成长”学堂由阳光社区党委牵头管总,形成各领域“红色合伙人”、志愿者群体共同参与的“一轴多元”社区治理新格局。社区党组织根据辖区青少年群体特点及个体需求,对外招募集文体教学、技能培训等各领域“红色合伙人”14家,充分盘活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打造“四点半课堂”“阳光影院”“城市书屋”等功能室,多方联动,实现资源汇聚。组织辖区38名青少年成立“向阳花”少儿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清扫、助餐助洁等志愿服务48次,开办跳蚤市场、旧物换新生等主题活动10余次,锻炼辖区青年实践与语言组织能力,延伸“幸福学堂”主阵地。依托“幸福学堂”,辐射带动服务队成员家属、热心居民、退休老干部参与社区服务,形成“小手拉大手、大手护小手”的互助型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其由“社区干、群众看”向“社区带着群众一起干”的转变。
亲子绘本阅读活动
《弟子规》解读活动
儿童舞蹈训练活动
观影活动
延时托管
亲子实践
晏北街道贵和社区“多元乐艺”学堂
贵和社区党委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开设图书阅览室、贵和影院、活动室等功能空间,积极引入“红色合伙人”齐河县绿茵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齐河县8号游泳俱乐部、梦巴黎、齐河兴瑞康复理疗中心等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以“社区教学场地+免费授课”的教学服务模式,带动“红色合伙人”参与管理,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观影、书法教学、足球训练、游泳课程、非遗手工、传统钩织技艺培训、护肤养生、家庭教育等多元化服务,已经开展活动近30期,服务近千名居民,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免费学习与提高就业技能的机会。
防溺水公益课堂
足球公益课堂
暑期书法公益课堂
传统钩织技艺培训
晏北街道牡丹社区“悦享家+”学堂
牡丹社区立足民生需求,创新打造“牡丹悦享家+”学堂,以“社区牵头、‘红色合伙人’共建”模式,联合齐河县第五小学、齐河县第三幼儿园、农商银行、昆仑燃气、艺术类培训机构等12家“红色合伙人”,整合辖区教育、服务资源,构建“社区管理+党建联建+公益服务”的创新机制,打造全龄段、多维度的社区教育生态圈。由社区提供500㎡活动阵地,统筹管理课程体系,学校派驻骨干教师、联建单位提供专业讲师、培训机构输送优质课程,形成“阵地共建—师资共享—服务共担”协同机制,通过“红色合伙人”认领公益课堂,开办书法、绘画、魔方、英语等10类公益课程。在儿童成长方面,提供寒暑假公益课堂、趣味英语等,解决辖区儿童“看护难”问题,助力素质教育多元发展;在家长赋能方面,创新开展“周末家长课堂”,已举办家庭教育、心理讲座等活动9期,使210户家庭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实现家校社联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在银龄关怀方面,开设八段锦等健康养生课程,让老年群体享受健康生活,感受“家社区”温暖。截至目前,“牡丹悦享家+”课堂累计开展课程156场,服务居民3090人次,以实际行动提升各年龄段居民的幸福感。
魔方公益课堂
儿童科普活动
家长周末课堂
晏北街道马寨社区“睦邻童行”幸福学堂
“睦邻童行”幸福学堂由马寨社区牵头,联合“红色合伙人”亿馨艺术文化培训学校,采取“社区提供阵地、‘红色合伙人’提供服务”的模式,由社区与“红色合伙人”联合管理,培训学校安排持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教师开展授课,社区对培训学校有偿提供授课场地,培训学校对参与寒暑假班的儿童收取低课时费,开展亲子课堂、科普课堂、口才课、手工课、健身活动等服务内容,目前已经开展培训活动21次,服务辖区儿童395人,解决了课后儿童的社会实践及安全教育问题。
课后托管
“幸福学堂”课业辅导
儿童暑假班
防溺水安全教育
晏北街道迎宾社区“小宾”公益课堂
迎宾社区积极整合辖区内资源,构建“1+N+N”枢纽式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坚持党建引领这“1”核心,充分发掘辖区内各行业人才、联合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以及辖区教育培训机构等“N”种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N”种精准服务。以“党建+幸福学堂”模式,开办了“朝阳之光”太极拳、“小宾”学堂、“迎宾”夜校、“每周一学”“嘿帕”街舞公益课、篮球公益课等常态化课堂,公益课堂活动已开展30余次,服务辖区600余人,“小宾”公益课堂已成为辖区居民丰富生活、展现自我、结交同道、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
“嘿帕”街舞公益课堂
每周一学
小学生诗词大会
“养生达人社”活动
“墨缘书画社”开班仪式
育婴师培训班
晏北街道三鼎社区“草田艺术课堂”
三鼎社区党委领办“草田艺术课堂”,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红齐驿站”,联合“红色合伙人”、志愿者等,采取“每周一课”的模式,定期组织辖区儿童开展非遗扎染DIY、非遗黑陶制作等活动,为辖区儿童提供艺术、阅读、安全宣讲等多方面课程,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60余次,惠及辖区儿童1000余人次,解决了辖区内少年儿童课余生活单一的问题。
福字拓印活动
扭扭棒创意手工活动
冰皮月饼制作活动
儿童创意画活动
晏城街道永嘉社区“全龄段”幸福学堂
永嘉社区党委整合党群服务中心600平米空间,建成科普乐园、图书阅览室、“嘉”和影院等六大功能空间,引入萤火虫美育、清河舞蹈队等8家社会组织入驻,汇聚辖区能人资源,推出手工DIY课堂、“齐河有戏”曲艺课程等特色课程,针对不同年龄群体,为青少年开设“暖心照看”暑期托管班,为中青年群体开设“青年夜校”系列课程,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课堂,已开展120余次课程,累计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
“童言童语话雷锋”活动
医保政策解读小课堂
流动曲艺课堂
书法公益课
绘制脸谱非遗课堂
青年夜校美妆课
晏城街道永乐社区“乐”学堂
永乐社区党委吸引辖区内50名大学生志愿者、热心居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乐”学堂,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发《跟左书记学党史》红色教育课、“二十四节气”传统知识课堂等定制课程。社区开设的就业服务课程,联合众创科技公司开展电商运营就业指导40余场,帮助80余名待业居民实现灵活就业。
霜降主题活动
“乐享课堂”暑期手工班
“乐享课堂”
“乐享课堂”
晏城街道永祥社区“非遗课堂”
永祥社区党委联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政玉团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掐丝珐琅、扎染、漆扇制作等8类体验项目,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设置拍照打卡区、技艺展示区等功能模块,每月固定开放日开展“小小当家人”培养计划,设置手工艺品售卖摊位让儿童实践经营。推动社区与居民黏性交流,让非遗传承在社区和居民心中扎根发芽。
非遗手工艺品售卖摊位
“非遗文创体验馆”揭牌
扎染作品展示
手工扎染体验
打卡拍照
签名区
晏城街道永盛社区“公益手工”课堂
永盛社区党委牵头,联合童彩梦工厂、齐河县第四幼儿园紫薇公馆分园等5家“红色合伙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公益手工”课堂,通过“非遗剪纸”“仿真花插花”等特色课程,开展活动6期,服务居民350余人次,创新“技能培训+居家就业”模式,帮助居民实现手工制品按件计酬,形成家门口的就业增收新路径。
“公益手工”课堂
“仿真花插花”
“非遗剪纸”
“非遗剪纸”
晏城街道永福社区“翰墨”书画课堂
永福社区党委吸纳6名志愿者、4名退休教师,在社区党群中心开展“翰墨”书画课堂,针对青少年群体,常态化开展硬笔书法公益课,建立“课堂满意打分制度”动态优化教学,项目运行以来累计服务儿童200余人,解决家长看护难题,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作品展示
写福字
儿童书法课堂
国画课堂
晏城街道永泰社区“技能培训”课堂
永泰社区党委联合县人社局,在社区共富工坊开设育婴师、插花技能培训,通过5期专业课程培训50余名家庭主妇,组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对接医疗机构就业,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按摩培训课堂
插花培训课堂
居家就业回访
居家就业回访
晏城街道永旺社区“国学讲堂”
永旺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广场等阵地,联动小海龟幼儿园、星光灿烂书画等教育机构,开设“国学讲堂”,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书法绘画、非遗文化等课程12期,覆盖居民400余人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学习成果展示
学习成果展示
国学讲堂
国学讲堂
晏城街道永吉社区“吉动”健身课堂
永吉社区党委整合党群中心健身房场地、器材等资源,联合辖区内健身爱好者开设公益健身课堂,每周开展有氧训练、器械教学等课程,吸引青年群体及新业态劳动者参与,累计服务居民300余人次,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形成健康服务与社区治理互促格局。
有氧训练
课后合照
课后合照
器械训练
晏城街道永庆社区“‘童’‘庆’拾光手作铺”
永庆社区党委联合哈喽贝比儿童成长中心,在教育机构开设“拾光手作铺”,针对3-12岁儿童,每周开展非遗、手工制作等主题活动,通过马勺脸谱、植物拓染等课程,服务儿童150余人次,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打造儿童友好社区品牌。
风筝作品展示
制作风筝
植物拓染
放风筝
晏城街道永瑞社区“护航青少年成长”学堂
永瑞社区党委牵头组织“护航青少年成长”学堂,自主培育亚麻花美术在社区党群中心开展美术公益课堂,联合绿茵足球开展足球课堂,面向社区青少年群体打造兴趣培养与素质提升平台。有效丰富了青少年课余生活,促进其艺术素养、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发展。
美术课堂
作品展示
足球课堂
足球课堂
来源:齐河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