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江不投降,
世上不会有《水浒传》
——洞烛
自相矛盾
三翻四抖,欲盖弥彰
从今天起,开个新坑,讲水浒。
老规矩,我依然是逐回讲,按文本走。
但视角会变一下,不会面面俱到,更不会复述故事,每回只挖一个点。
今天讲第一回。
第一回,故事很简单,洪太尉闯了祸,挖了坑,把深锁着的妖魔放出来了。
虽然作者三翻四抖,欲盖弥彰,但定性还是很明确的:
这批人一直是魔星,所以被历代张天师镇压着。
可是,且慢——
我们都知道,后来宋江被九天玄女接见,被称为星主,还赐了天书。
这又分明是神的待遇了。
那么,他们到底是妖魔作乱还是神仙下凡?
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天意命数
神魔双重性
这当然是因为作者自己想这么写。
最核心的用意,是要给自己披一层保护膜。
如果不先写妖魔作乱,那就是诲淫诲盗,公然写造反合理。
那是作死,作大死,要杀头的。
所以,为了避免风险,就需要很多铺垫。
第一个铺垫,是在第一回写到的瘟疫:
宋仁宗派洪太尉请张天师的时间:嘉佑三年三月三日。
这个叫三三之数,暗合道教的三灾九难
这个暗示,是表示天意,说明大宋开始出问题了,上天开始对大宋不满了。
第二个铺垫,当然是伏魔殿的锁链写着“遇洪而开”。
遇洪而开,这是明示,表示命数。
他们被放出来,就是你大宋的钦差自己干的,这是活该。
原文里:黑气冲塌半边天,变成金光四散。
按现代的网络术语,魔性秒变神性!
有了天意和命数这两个铺垫,才能展开正文。
不能怪作者怯懦,对照明初后来的方孝孺被灭十族事件,就知道施耐庵的慎重多有必要。
事实上,梁山好汉的神魔双重性,也不仅仅是铺垫,而是贯穿全书的。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
先看魔性时刻:
李逵江州砍人这段,原文用三个“排头砍去” ;
连看热闹的百姓都一起剁。
注意老施的春秋笔法:此处特意写'血溅满身'却不写具体人数。
这个留白,真是令人发指。
再看神性时刻:
鲁智深救林娘子“你丈夫教头和俺说,洒家听得不忿!”
这个“不忿”是真佛心!对比五台山那些躲避狗肉又勾心斗角的和尚,高下立判!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作者不褒贬不评述,文字极度的克制,极度的干练简洁。
你甚至都找不到几个形容词。
这是最顶级的写作技巧,即便放到现代,依然是可以排进世界前列的。
但同时,也说明作者在刻意维持原则,绝不轻易表态。
精心挑选
谁都不挑,偏偏选宋江?
作者这么刻意伪装成理中客,是不是在说,神性魔性,都在作者一支笔,是神是魔,全在众人一念间?
这不成了虚无主义了?
更何况,遣词造句是小节,作者的立场如此明显,怎么躲得掉那些“正人君子”们的围剿呢?
是的,肯定躲不掉。
这必然就牵扯到一个素材选择的问题。
也就是说,水浒传,为什么是水浒传?
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别人?
历史上造反的多了去了,比宋江有名的更多了去了。
不选绿林赤眉,不选黄巢,同样是宋代,不选方腊,不选洞庭杨幺......
谁都不挑,偏偏选宋江,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作者精心挑选的。
作者的意图是很明确的,他就是要写一群江湖好汉,他就是要为这些人树碑立传。
所以,他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处理这个顶级的难题——“造反”的合法性问题。
当然,他之所以选宋江众人,自然也有市场因素的考虑:时间相隔不远,这些人在民间声誉很广,故事流传很多,还有很多元杂剧之类的可以借用......
换现在的说法,宋江三十六人是个大IP。
这些当然都对。
但更重要的,就是他们在历史上,本身就是先造反后投降的。
投降,才能洗白,才有了正面意义。
有了正面意义,宋江等人才能变成正面形象。
他们正面了,本书才有了合法性保障。
甚至是唯一的合法性保障。
事实上,作者写这部书,就是要克服矛盾的两重性:
造反要合理,投降要更合理。
必须如此,不得不如此。
否则,不单逻辑上无法闭环。政治上更是无法安全。
缺乏这个基础,这部书没法写,写了也白写。
因果次序
钢丝上的舞蹈
所以,我们要理解这个因果次序。
不是宋江想投降,作者才不得不写。
而是因为有了宋江的投降,作者才能选择他们为主角。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作者写这部书,是钢丝上的舞蹈,是螺蛳壳里的道场。
而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作者依然要写,坚持要写。
这才是创作激情,这才是真爱。
作者胸中有块垒,用肉压不住,用酒浇不灭,不吐不快。
因此才有了水浒传。
所以,批评宋江投降的各位读者,也请务必体谅一下作者的苦心。
宋江如果不投降,我们看到的,即便不是《荡寇志》 ,充其量就是另一部明太祖本纪。
而这肯定是我们看不下去的了。
在我看来,金圣叹腰斩水浒,硬生生加上卢俊义的那个梦,也未必不是存了这个心思。
但没办法,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果没有后文的取经,肯定就被当作妖魔给除了。
那我们也看不见西游记了。
下回预告
必须是高俅
好了,今天第一回,简单讲一下作者的全书设定,也讲了下水浒的基本价值观。
预告一下,在第二回,我们会讲一下为什么水浒的第一反派必须是高俅,他又有什么特别的。
感谢各位观众留步观看,感谢各位同好批评指正,更欢迎各位关注点赞转发打赏。
再见。
订阅本号
光顾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