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罗某的车主开启智能驾驶后直接出了车祸,这都是第几起了?

最可怕的是,明明他妈妈提醒了,还是不管不顾地信了"神车"营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到这新闻真是一愣,这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有网友发布的测试视频显示,即使身高183厘米的人坐在驾驶位上,在紧急情况下都很难快速踩到刹车踏板,更何况普通身高的驾驶员了。

这事一出,立马引起了大家热议,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该怪雷军的过度营销,还是该怪车主太过依赖智能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伙儿炸锅了!这智能车到底靠不靠谱?】

"别说买了,免费送我一辆我都不敢开,这不是要命吗!"

有个看起来比较理性的网友分析说:"现在的问题是车企太夸大智驾系统的能力,消费者又太迷信这些所谓的'黑科技'。造电动车又不像造传统汽车需要那么多年的工业积累,只要有钱就能进场,安全隐患能不多吗?"

最让我觉得值得深思的是一个测试视频,视频里一位183厘米高的人坐到出事车型同款的驾驶位上,结果发现即使他身高优势这么明显,在紧急情况下都很难及时踩到刹车。

这个设计是不是有问题啊?正常人开车时座椅都是靠得比较直的,不会离踏板那么远吧?

说到这儿,咱们得好好理一理这事的前因后果。首先啊,雷军这人大家都知道,营销能力一流。从最早的"为发烧而生",到现在的"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汽车",他总能抓住年轻人的心理。

这就像我们小区那个卖保健品的大姐,说得天花乱坠,老人们都爱听。

但手机坏了最多换一个,汽车出事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啊!

再说说这个智能驾驶,说白了就是个辅助系统,现在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完全自动驾驶的地步。就像我家那个扫地机器人,天天说智能,结果还不是经常被鞋带缠住动不了?只不过扫地机卡住了最多拖一下地,汽车要是出问题,那可是要命的!

我还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小米SU7的宣传主要是高配版的智能驾驶功能,但出事的车型却是低配版。

这就像卖房子时给你看的是精装修样板房,交付时却是毛坯房,这不是明摆着误导消费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想想真是毛骨悚然!科技崇拜要不得!】

我越想越觉得这事不简单。小米从做手机到造汽车,带来的是互联网思维——先上车后补票,有问题就迭代更新。

手机系统出bug最多重启一下,汽车系统出问题可是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啊!

我看这事的关键问题有三个:

第一,雷军他们在宣传时有没有把智能驾驶的局限性说清楚?

第二,车主在使用智能驾驶时是不是太放松警惕了?

第三,那个座椅和刹车踏板的设计是不是真的存在安全隐患?我猜啊,这次事件之后,交管部门肯定会对智能驾驶出台更严格的规定,不能再这么野蛮生长下去了。

说实话,我觉得雷军和车主都有责任。雷军应该把产品的局限性说清楚,不能只顾着卖车;车主也不该盲目信任技术,开车这种事还是得靠人的判断力。

就像我常说的,再好的导航也得靠司机踩刹车,这是常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这事教训就一个字:别迷信。科技再先进也是人造的,有缺陷很正常。关键是咱们用的时候得保持清醒,尤其是关系到安全的大事上。你说是不?

新闻来源:网络热议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