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市场买菜,为啥不能买门口老人卖的菜?内行:5个原因,很现实
一日三餐是普通家庭每天都要面对的,因此去菜市场买菜也是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事,而且逛农贸市场这是最有市井气的一件事。
作为一个负责一家人吃喝的90后,隔三差五去菜市场买菜是我必备的功课,而且我买菜跟大多数人一样,就喜欢去早夜市或大型的农贸市场,因为这里菜的种类全,而且价格便宜也新鲜,尤其是会买到很多本地的时令新鲜果蔬。

经常去农贸市场和早夜市的人也会发现,在每个早夜市或农贸市场的门口,都会有一些农民打扮的卖菜老人,他们手里的果菜不多,而且品种也单一,因为上了年纪,一般市场管理者都不会为难他们,让他们就在那里摆摊售卖。
不过经常逛菜市场的人,对于这些老人的果蔬基本看都不看,而且也不会去买他们售卖的果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内行:5个原因,很现实。

一、价格因素
这些年长摊主所售卖的水果和蔬菜,价格常常高于市场上的普通商贩。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他们会在购买前对市场价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发现这些年长摊主的价格偏高时,自然会产生犹豫。而且,较高的价格并不一定能与相应的高品质或独特的产品来源相匹配,这就使得顾客在面对价格差异时,对产品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他们可能会认为,同样的蔬菜或水果,在其他摊位可以以更合理的价格购买到,为什么要选择价格更高的呢?这种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不明确性,成为了顾客避开这些摊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产品来源的信任问题
尽管这些摊主常常声称自己的产品是自家种植的,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在现代供应链体系中,批发市场是许多商品的重要流通渠道,包括蔬菜水果等。很多时候,这些摊主所谓的“自家种植”产品实际上可能是从批发市场采购而来。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顾客感到被误导和不信任。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更倾向于了解产品的真实来源,他们希望能够购买到真正新鲜、无污染且来源可靠的农产品。当摊主声称的自家种植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顾客会觉得自己的知情权受到了侵犯,从而对这些摊位的产品产生抵触情绪。他们担心这些从批发市场而来的产品可能经过了多次转手,新鲜度和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可能存在农药残留等安全隐患。因此,产品来源的不确定性使得顾客在选择时更加谨慎,避开了这些可能存在信息虚假的摊位。

三、交易纠纷处理的复杂性
由于摊主的年长身份,一旦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任何纠纷,处理起来往往会变得更为棘手。一方面,顾客可能出于对长辈的尊重,不愿意与摊主发生激烈的争执,选择默默忍受或者直接避开纠纷。例如,当发现购买的蔬菜水果存在质量问题,如部分水果有腐烂迹象或者蔬菜不够新鲜时,顾客可能会因为不好意思与年长摊主理论而放弃维权。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建立一个公平、健康的交易环境。交易纠纷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会让顾客感到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对该摊位产生负面印象,进而在未来的购买决策中选择避开。长期下来,这种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使得顾客对与年长摊主进行交易产生了担忧和抵触情绪,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在交易过程中能够更公平、顺利解决问题的渠道。

四、服务体验的不足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良好的顾客服务体验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年长的摊主可能由于对现代顾客服务标准不够熟悉,导致在服务过程中无法满足顾客的期望,从而使顾客体验大打折扣。例如,他们可能在产品的包装、摆放和介绍方面不够专业。产品可能随意摆放,没有清晰的分类和标识,让顾客在挑选时感到不便。在介绍产品时,可能也只是简单地强调产品的新鲜度,而无法提供更多关于产地、种植方法、营养价值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深入了解的需求。此外,在服务态度上,可能也缺乏一些现代服务所强调的热情、耐心和周到。比如,当顾客询问较多问题时,摊主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无法准确回答,这都会影响顾客的购买心情和决策。相比之下,一些现代化的超市或专业的果蔬店,在服务体验方面往往做得更好,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和专业的服务,因此更受顾客青睐。

五、诚信问题——以假充真
最后,还有一个严重影响顾客信任的问题是部分摊主的不诚信行为。有些摊主会将从超市购买的鸡蛋冒充自家养的土鸡蛋出售,以此获取更高的利润。土鸡蛋因其被认为具有更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通常价格会比普通鸡蛋高。然而,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让他们花费了更高的价格却没有得到相应品质的产品,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一旦顾客发现自己受到了欺骗,就会对该摊主乃至整个菜市场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这种诚信问题不仅仅是个别摊主的行为,却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菜市场的声誉。消费者为了避免再次上当受骗,会选择更加可靠、有信誉的购买渠道,如正规的超市或有口碑的农产品专卖店,这些地方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监管和诚信保障体系,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买。

现在好多人都不爱去菜市场买菜了,更喜欢去超市买,这里面原因还不少呢。
第一点,超市的环境那可真是舒服。夏天的时候,里面空调开得足足的,凉凉爽爽的,咱们买菜的时候一点都不热,能舒舒服服地挑菜。冬天呢,又有暖气,暖烘烘的,手也不冷,逛起来可自在了。
不像菜市场,有的是露天的,夏天热得要命,还一股怪味;冬天又冷得不行,风一吹,冻得人直哆嗦。而且超市里干净又整洁,地面亮亮堂堂的,货架摆得整整齐齐,菜也放得规规矩矩,灯也亮堂,看着就心情好,让人特别愿意在里面逛。

第二能随便挑菜,在超市买菜,咱们想咋挑就咋挑。超市的菜又不是理货员自己的,所以咱们挑的时候可自由了。要是看到菜上有坏叶子、干叶子,咱就可以把它拔掉,只选那些干干净净、新鲜的菜。
可在菜市场就不一样了,有些摊主不乐意咱挑得太细,咱要是把他觉得还能卖的叶子啥的去掉,他可能就不开心了,说不定还拦着咱。而且在菜市场买菜,好多时候摊主都是按捆儿、按把卖,咱想买少点都不行。

但超市就不一样了,咱想买多少都行,哪怕就买一两克都可以,多方便啊,完全能按自己的需求来买。
第三点不会尴尬,在菜市场买东西,有时候可尴尬了。比如说咱想买点水果,跟老板说要10块钱的,结果老板称好了说再加一个就15块钱了,问咱行不行。

这时候咱就觉得挺别扭的,拒绝吧,怕老板不高兴,接受吧,又可能不是自己本来想要的那么多。在超市就没这事儿,超市都是明码标价,咱自己想买多少就称多少,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来,一点都不尴尬,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特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