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文岗,1956年出生,字仰丘,号梦鹤。中国书法家协会原楷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兼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顾问,重庆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原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特聘教师,重庆市文史馆馆员。曾被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草书

我对是不是狂草有个五要素的标准,哪五个要素呢?一:草线;二:草字;三、草字距;四、草行距;五、草画面。具备这五要素才算得上真正的狂草。张芝、张旭、怀素对的草书,严格地讲不算是大草,因为他们的草书没有草画面。黄山谷和张弻,在画面中进行草化,进行了尝试。黄山谷作品中下面一个字把上面一个字托起,下面一个字的线条穿过上面一个字的空间,甚至线条与线条相碰,字和字之间点线相接。后来张弻进行了画面的草化,但是张弻在书法史上的影响不大,线和字没有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渭看了张弻的作品,专程去拜访他,大为震惊,觉得草书还可以这样写,后来徐渭的草书大变,是因为在画面上进行了探索。画面的草化,徐渭功不可没。他的书法就是满,满篇都是草意。只要是字外空间,都可以草化。徐渭的大草,达到了五个要素的基本要求。但徐渭好作品很少,十幅中很难选出一两幅。这是由于他注重画面草化,使得作品中的线条和字法的美感远远不够,整体气息受到了严重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历代的草书,我比较喜欢怀素。虽然他的大草表现出来的五要素不够,但字很美,线条很美。线条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难度很大。历代的草书有三种形式:第一个是纯粹,纯粹用线来草化,用线来表现画面,很少用点;第二个是点线结合;第三种用点,全部用点。祝枝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大家,他的作品画面破破烂烂,把能够形成点的汉字全部用点来表现,整个画面全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书有三种形式:①用线;②点线结合;③用点。三种形式中用线的难度是最大的。国展上的作品大多都是点线结合,纯粹用点、纯粹用线的草书作品,还是比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书和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的精神是一致的,核心也是一致的。无论怎么草化,一件书法作品,除文本内容外,还有三个内容可以识读,可以言说:一、技术;二,才华;三,情绪。比如写王字就是王字的技术,写米字就是米字技术。我们看到一件好作品,常常心里会想,这个人有才气,笔势、字形构造别具匠心,这就是才华。情绪也能看得出来,有的书家行笔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有的书家行笔大开大合,强调大捺大长画,强调大空间,都是在表达情绪。有的书家写字还要大声吼叫,发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高水准的书法作品,一定是有技术不炫耀,有情绪不宣泄,有才华不外漏。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圣”在什么地方?就是“圣”在这三个方面。当代找不到书圣,不可能出现书圣,为啥?必须宣泄情绪。要么很有才华,外露才华;要么技术很丰富,不断的去宣扬。表现某一个点,才能进入国展,王羲之的《兰亭序》很好,但未必能入国展。当代书法的评判标准和选拔标准,是偏向于一方,是出不了“书圣”的。一旦书协没有了,大家对书法的理解才会更冷静更理智,才有可能出现“书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传承

家学渊源与早期启蒙

李文岗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书法,五岁开始识字时便接触毛笔字。这种早期的家庭熏陶为他日后的书法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书法的深入研习

李文岗的书法学习从传统入手,广泛临摹历代名家作品。他的楷书吸收了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的精髓,行书则受到何绍基书风的影响,小楷则融合了隋人写经、晋唐小楷以及文征明、倪云林等名家的技法。他的书法作品在笔法、结构和意境上都体现了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传统书法精神的坚守

李文岗的书法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化意味,一点一划看似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他的创作主张正如袁枚所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这种理念体现了他对传统书法精神的坚守,同时也强调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发展

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文岗的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他的楷书精致细腻,草书则追求空灵和奔放。他的作品在视觉和空间分布上别具一格,尤其是在结字上极尽巧思,敢于造险,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新的笔墨表达

李文岗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书法作品在变形、重趣的审美观上独树一帜。他将《爨宝子碑》的结体与帖学的流便用笔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楷作品更是体现了他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用了五年时间遍临历代小楷名作,最终形成了严谨中不乏潇洒、细腻中不失小中见大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泛的艺术交流与传播

李文岗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类书法展览并获奖,如全国第一届正书展最高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等。他的作品还入选了《中国美术全集·书法卷》,并出版了多部书法作品集。此外,他还担任全国首届楷书展评委、全国第五届楹联展评委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学与人才培养

李文岗在书法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在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书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他的教学理念强调“学院派”书法教学的优势,认为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缩短学习时间,提升书法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

获奖与荣誉

李文岗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览中获奖,包括全国第一届正书展最高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等。他还被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收藏与展览

李文岗的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如重庆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重庆文史馆等。他还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如《李文岗全国巡展书法作品集·遂宁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文岗在书法领域的传承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他既继承了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又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上不断创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