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领导在北京会见了国际工商界代表,40多家全球大公司集体参加,其中不乏很多大佬级人物。
这次来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大佬,比如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董事长齐普策、韩国SK海力士社长郭鲁正等等,都参加了这次会面。

那谁没来呢?
同样参加了论坛的苹果CEO库克,却没有出现在这次会见的名单里。
当然单纯的缺席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配合前几天库克中国游玩的新闻,似乎确实有点“离奇”。
2025年3月,苹果CEO库克与壹心娱乐董事长杨天真一同游览北京景山公园,体验当地文化,当天下午,又前往北京东城区一处院落,观看了知名音乐人刘宪华的表演,展示苹果对中国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关注。

这是库克自2024年以来第4次访问中国,如此高频率的访问可见库克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记者询问库克是否使用过中国AI模型DeepSeek,他回答:“当然,很棒!”这显示他对中国新兴科技发展的关注。
库克为什么如此高频率地访问中国?答案在他早前接受中国媒体记者采访时的话:没有中国合作伙伴,苹果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已是库克自2024年以来的第4次访华。表面看,他游览景山公园、观看刘宪华演出、试穿唐装的行程充满“烟火气”,但背后却似乎暗藏深意。
这不禁让包括小编在内到很多人,产生一个大大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对苹果公司那么重要?
苹果公司离不开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苹果全球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双重角色:既是其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子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组装生产,几乎涵盖了苹果产品所需的所有环节。

虽然,苹果也曾尝试多元化供应链,比如在印度开设生产线,但是产能和效率仍远不及中国:
印度工厂的iPhone成品率(yield rate)一度仅为50%-60%,远低于中国工厂的90%以上。这意味着大量产品在出厂前被检测出问题,或在用户手中出现故障后退回。
有消息称,印度产的iphone15退货数量高达数十万台,苹果为此采取了降价促销策略,并将部分生产任务紧急转回中国供应商(如立讯精密和比亚迪电子,以确保供应稳定)。

不仅如此,2024年数据显示,iPhone在华销量被华为反超,市场份额跌至18%。
与此同时,苹果高管会议上“AI危机”被列为头号议题,Siri升级屡屡跳票,被批“画大饼”。库克此行,也是为了在AI生态上找到突围之路——硬件增长见顶,服务与生态才是苹果的救命稻草。
库克的访华行程,与其说是“危机公关”,不如说是“战略押注”——中国既是最大战场,也是创新源泉。正如他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所言:“苹果与中国的故事,是相互成就的三十年。”
这场赌局的结果,将决定苹果是成为下一个诺基亚,还是开启“后iPhone时代”的新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