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再点右上角“…”设为★哦
4月2日凌晨,我看了会美股刚准备睡觉,手机里突然蹦出一条消息,新加坡头号官媒、坡版《人日》——《联合枣报》发文说:
心脏和它只能有一个跳动的那个字符大厂创始人入籍了小坡,并成为唯一进入全球TOP50的坡籍土豪。
当时是半夜,国内大部分人都在睡觉,应该也没几个人看到。
但这个世界有个东西叫“时区”,你没看到不代表地球另一端的人看不到,很快此消息开始发酵。
早上八九点字符厂小编一上班,就开始了全天最重要的工作——辟谣。
辟谣的ID叫“蝌音黑板报”,它发的那个平台叫“今日头条”,张老师起家的大本营。
也就是说,海外官媒刚盖戳的老板家的事,公司员工给火速辟谣了,这让我也不禁有个疑问:
老板是什么户口这么隐私的事,小编是咋知道的?从公开到被摁下去也就一个晚上的时间,莫非你俩昨晚待一块了?艾玛,这事儿更大,请问老板娘造吗?
小黑板否认之后,国内各大平台也开始联动转载:

见状我赶紧去看《联早》咋回应,没想到它反应也挺快,说:字符厂辟谣,张老师入籍属于不实消息。
矮油我去,造“谣”的是你,辟的谣也归你,官宣人家辟谣的还是你?主打一个“这锅坚决不归我”。
不得不说小早还挺聪明的,原以为它会接到公司发的法律声明,然后来个道歉的,因为我知道有个富豪就是这么公关的。
那位老板很有钱很有钱,但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两口子离婚了并且办了手续。
原本想静悄悄完事的,被前媒体人得知后第一时间发了文,没有点名道姓,但含沙射影的那个特征,还是能够猜出来是谁。
老板公司的人急坏了,因为婚姻问题是大事,关系到股价的稳定和股权的划分,也关系到产业上下游的供应商们,他们会忍不住多想的:
这前几天还和大哥嫂子一块吃饭的,怎么就突然离婚了,这是要分头跑路,还是要分财产?
公司公关第一时间辟了谣,并联系到那个前媒体人,让他删除消息,不然就让律师找上门。
没想到那人头还挺铁的,坚决不从,说我有充分的证据为啥要删,律师来了也不怕。
眼看着事情越闹越大,老板没办法,找了一位位高权重的人做说客,把那位头铁大哥叫到一起喝茶,是真喝茶哦,老板亲自给两位客人泡的茶。
不知道仨人是咋聊的,也不知道那位前报人离开时拎的盒子里装了多少好茶。
总之当晚他认错了,说是自己听信了别人的传闻瞎编的,给对方造成不便深感愧疚。
几乎在同一时间,早已联络好的媒体纷纷转发辟谣,并很快发了一则公司宣传部门的通稿。
通稿上老板和老板娘四目相对,深情回顾昔日艰苦奋斗的岁月,一整个伉俪情深。
这事翻篇以后没多久,老板娘带着俩孩子去了国外,留下老板独自和员工们一起奋斗,公司股权上也没有明显变动。
但慢慢的发现公司的付款周期越来越长,员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肆招募,逐渐开始只进不出。
目前商业帝国还在,但坊间已经有传闻它快不行了,可公司不行不代表老板不行啊,老板娘时不时带娃回来探亲,分开第二年还生了个老三。
这下轮到吃瓜群众懵了:你说他俩没离吧,协议和手续都办了;说他俩离了吧,老板娘还生了三胎,这算非婚生子啊还是婚非生子啊。
但不管怎样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离婚对穷人来讲是拆散一个家,对富人来讲是又多了个家。
好了,回到文章主题,张老板到底入没入籍,实话说除了他本人,没人知道,知道了也不敢说,但我可以讲两个我在坡县长居期间遇到的奇怪事。
一个是口罩期间,又是封关又是禁入境的,大家伙出行都不太方便,但我出去吃饭时遇到好几位国内来的老板。
我很惊讶,说:“你们咋入境的啊?”他们笑笑说:“早些年办了卡一直没过来,现在来多住一段时间。”
另一个是这几年坡坡的新闻里出现不少国内富豪,有的是巨额收购,有的是巨款买大house,还有的是经济纠纷或者官司。
不管哪一种情况,文章里通常都会讲他们在本地的身份,有的是已入籍有的会说是绿卡长居。
可是哦,你去翻翻他们在国内公司的公开资料,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莫非小坡岛跟香港一样都已经算境内?
科学是无国界的,艺术也是无国界的,至少在不能变现之前是这样的。
但财富是有国界的,因为前两者都是虚的,只有它是实打实的,要么属于国家,要么属于个人,小家庭争得死去活来,大国家打的稀里哗啦不都是为了这个么?
我等看客与其去关心张老板入没入籍,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多挣仨瓜俩枣。
因为你没有钱的话,哪个国家都不欢迎,比如那些撸光网贷走线去美丽国的,美丽国不肯收要抓了空运回来,我们国家也不想接,连网友都说爱送哪送哪儿。
可是如果你很有钱的话,去哪个国家都很受优待,就像猫厂的蕾蕾阿姨退休后想长居坡坡,上午申请PR,下午就给通过了。
就像字符厂的张老师,坡说他已经是我的了,但我们国家说不,他没走。
——富豪的财产是自己的,但终究都是国家的,就看是哪个国家的了。
如果你也想成为去哪儿都受欢迎的人,那就先克服对金钱的羞耻心,努力搞钱吧,赶紧关注我们的视频号:伢大富在新加坡,看看我是如何克服这种羞耻心的。
我们拍视频不带货、不发广子、纯聊天,聊那些我觉得你们应该感兴趣的事,至于广子就都嵌在文章里吧,比如99元优惠价的《搞钱上瘾 发财至上》:

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是让最聪明的那波人为中下层做贡献,认为这样才是高贵的品格。
可当我去了国外,发现最聪明的那波人都很有钱,而他们对财富也很坦然,说这是能力的证明,这也是促使我写《搞钱上瘾 发财至上》的起源,以下是读者反馈: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喜欢的话,扫码加好友,备注:搞钱,然后转账or红包99元即可:
找到伢伢哦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伢伢复盘原创,
转载请联系伢伢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