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皇帝一直都被人们信奉为真龙天子,龙成为了帝王的象征,许多帝王在自己风华正茂之时,就开始为身后事考虑,他们挑选合适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陵墓。
而纵观古今,我国古代历史上只有三座帝王的陵墓建立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认同的“龙脉”之上,而且这三个陵墓,一个挖不开,一个没人敢挖,另一个是绝对不能挖的。那么这三座陵墓的主人都是谁呢?
乾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巍峨的山脉高耸入云,在古人的眼中这些山脉就是传说中的龙脉,在风水中强调,一座山脉连绵不绝,似乎有着无限的长度。因为古人受制于当时的眼界和世界观,他们认为这些山脉都是无限长的,所以这些地方在他们的眼中就被视为龙脉。
而龙脉通常都会作为帝王修建陵墓的地点,在古代的风水中,中国的山系分为了“南龙”、“中龙”和“北龙”。在这些龙脉上挑选一个好地方作为墓穴,是许多封建王朝帝王的追求。
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女性统治者,莫过于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了,武则天从一个宫女,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了一代君王,这其中不乏许多传奇的色彩。武则天在丈夫唐高宗李治患上了疾病后,就开始辅佐唐高宗处理朝政,而在这期间武则天也积累了许多力量。
后来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大权独揽,她先后废除了两个儿子的帝位,然后自己登基称帝,为了彰显自己的统治地位,她还专门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武曌”,这个“曌”字是武则天自创的,所谓“日月当空”,自己才是天下共主。
武则天身为中国唯一的女帝,留下了许多的故事,她死后去掉了帝号以皇后的身份随葬乾陵,并且还立下了无字碑,似乎要将自己的一切功过都留给后人评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众人都提议要对乾陵进行挖掘。
而这个理由却是因为,根据对乾陵的勘察,乾陵历经了千年都没有遭到破坏,并且也没有任何一个盗墓贼挖掘过地道。要知道,中国古代许多帝王的墓葬,在天下战火不断的混乱时期,总会遭受偷盗,即使是“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都被盗墓贼破坏过。
所以,乾陵没有被人破坏,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并且根据传闻,乾陵中埋藏着大量的奇珍异宝和珍贵的文物,如果对乾陵进行挖掘,那么势必会为我们对当时的唐朝有着更加充分的了解。
正当大家满怀期待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却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按照目前的技术和水平,即使对乾陵进行挖掘,那么其中很多的珍贵文物都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保护,不仅会对陵墓造成更大的破坏,并且还会让这位沉睡千年的女帝遭受惊扰。
在综合考虑之下,为了保护这个从来没有被盗过的陵墓,大家还是放弃了对乾陵的挖掘。
秦始皇陵
大家一提到秦始皇陵,大家就会想到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和铜车马,而在其中出土的铜车马也被誉为“陕西最贵的车”,属于无价之宝。大家听后不免有些好奇,秦始皇陵不是已经被挖过了吗?毕竟连兵马俑都出来了。
其实这些兵马俑和铜车马所在的地方,并不是秦始皇陵的主体,只是周边的陪葬坑。秦始皇陵规模宏大,且气势磅礴让许多人都对秦始皇陵充满了好奇。然而大家虽然想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但是却不敢轻易动手。
而这其中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有三条,第一条就是秦始皇在现代人们心中的地位,尽管秦始皇在古代被授予了暴君、伪帝的称号,但是由于近代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所以对以往这种开疆拓土,完成大一统的帝王充满了向往。
所以在现代人的眼中,秦始皇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他在春秋战国时期所积累的大一统思想上,体现出了集大成者的风采,一统华夏万邦,使得中国不再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他书同文、车同轨,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他的丰功伟绩,使大多数人对秦始皇充满了敬畏之心,所以不敢擅自挖掘先祖的坟墓。
而这第二条,就是秦始皇陵中,存在着大量的水银,当时秦始皇在修建陵墓的时候,想要在地下依旧统治着中国,于是就命人用水银绘制大江大河,所以秦始皇陵中的汞含量很高。
经过专家检测,也确有其事,汞是一种含有剧毒的物质,为了考虑到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也无法随意开挖。
第三条就是大家都怀有着对先祖的敬意,在道德上来讲,后世子孙是不能破坏先人的坟墓,这是一种不忠不孝的行为。这也就导致了秦始皇陵没有人敢挖。
黄帝陵
黄帝,这位中华民族的老祖先,后世的华夏儿女都以炎黄子孙为荣,轩辕黄帝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所有人对这位祖宗都充满了崇敬之心。
他的黄帝陵,又有哪一个人敢去挖掘呢?即使里面藏有最为珍贵的文物,那也不是任何一个后世子孙可以随便触碰的,以黄帝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来讲,大家更多的是对这位先祖的敬意。
虽然根据传说,有人说如今的黄帝陵不是黄帝的埋葬之所,有可能是衣冠冢,但是无论如何,黄帝为中华灿烂文化打下了基础,使得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谁要是敢动黄帝陵,谁也必将承担中国人民的怒火和谴责。
这三座陵墓,屹立在中国传统文化所认定的龙脉之上,这些帝王在这古老的山脉中已经沉睡了上千年之久,他们已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既然他们已经沉睡了许久,我们身为后世子孙就不要去叨扰他们了,心中怀有对先祖的敬意,才是对中华文化最好的传承。
信源:
《千年盛唐文化悠悠乾陵故事》——咸阳日报/2024年/6月/14日/第004版
《秦始皇陵地宫能不能挖?》——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