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总共有57位开国元勋被授予开国上将,这当中邓华上将位列开国上将第七位,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邓华上将对革命贡献之大,邓华确实也配得上这个排名,因为他从古田会议、长征到抗日战争,身经百战。解放战争中,他随四野从东北一路南下,指挥解放海南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未及休整便率东北边防军入朝,成为彭老总的得力副手,参与五次战役,被毛主席称为“有见地的将才”。

至于许世友上将,位列开国上将第六位,从黄麻起义到解放战争屡立战功。朝鲜战场期间,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参与夏季反击战。他性情豁达、重情义,虽与邓华早年相识,然而两人仅在朝鲜战争时期有过短暂合作。
从朝鲜回来后,两人同一年被授予上将,然而在之后岁月里,邓华因特殊原因离开军界,虽随后来到四川担任副省长,许世友则是参加了一江山岛战役。后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大授衔后,两人的人生轨迹因命运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虽然如此,战友情还是存在。
1962年,邓华和许世友接到通知来到北京开会,在这期间大家对邓华避而不及,许世友看到这一幕则是主动上前聊天慰问,同时在聚餐的时候,还主动要求和邓华喝酒,然后邓华十分诧异:“你快走开。”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回事,今天来聊下这件事情。

海南解放后,邓华被调到命令,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
接到命令后,邓华第一时间奔赴北京,抵达北京后聂帅和总理分别接见了他,随后毛主席又邀请他来到中南海做客。
随后,毛主席对他在海南岛战役的表现进行赞赏,接着告诉他,如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随时都有可能入朝,而他进入的朝鲜的原因,就是不可能看到朝鲜人民军统一半岛。
为此,他们肯定会找借口进入朝鲜帮助韩国,所以我们要做好打仗准备。

不久后,朝鲜人民军南下以最快的速度击败韩军,这让李承晚不得不找到美国,随后美国出兵朝鲜,在仁川搞了一个登陆战,接着朝鲜人民军被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平推到鸭绿江。
在这万分紧急时刻,毛主席派出彭老总担任志愿军司令,邓华则是以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的身份,担任支援副司令兼第一政委,,随后组建了由彭老总为总司、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为主的志愿军指挥部,邓华作为副司令和战友们一起协助彭老总抗击美国为首联合国军,参与指挥了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

1953年,朝鲜战争进入尾声,这时候邓华接到通知,许世友将会在不久后抵达朝鲜。
这让邓华有些不明白,因为这时候朝鲜战争已经进入尾声,所以不太清楚为什么许世友会在这个时候抵达朝鲜,将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
于是他询问了许世友的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邓华,在朝鲜战争开打后,许世友多次要求奔赴朝鲜参战。
然而,这时候中央觉得让许世友留在山东才能发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没有批准许世友的请求。
随着朝鲜战争的进行,山东的作用不像之前那样大,所以这时候许世友请战,毛主席便批准他奔赴朝鲜。
邓华得知情况后,还是有些担忧,因为他知道许世友的脾气,很担心他是否会听自己的命令。
而且,如今朝鲜已经没大的战事,如果没有仗可以打,许世友会不会闹脾气。
这让邓华觉得很有必要给他来个电话,然而在打电话的时候,警卫告诉邓华,许世友已经到达。
听到许世友已经到达,邓华便出门迎接许世友。
出门后,他便开始了许世友将杨勇抱起来转一圈的场景,接着两个战友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邓华对此很是震惊,因为他想不到许世友如此好接近,竟然有些孩子气。
差不多的时候,许世友发现了站在一旁的邓华,于是直接上前打招呼:“首长,我来报到了!以后有什么吩咐尽管安排!”
邓华则回答:“那还有什么安排,现在就等着美国人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了。”
许世友对此很是绝望,他虽然也料到了,但是内心还是有些失望。
邓华见状直接说:“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不打仗了还不好?”
许世友则是摇头表示:“我没这个意思,只是没打到美军,有些不甘心。”
其实,在国内的时候,许世友就有关注朝鲜情况,所以他在得知我军付出较大的伤亡的时候,眉头紧皱。
而造成我军伤亡惨重,根本原因就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器先进,所以他们经常利用武器优势,给与我军疯狂轰炸,这让我军付出了惨重的损失。
所以,在得知我军伤亡情况的时候,许世友将军十分想上前线杀敌。
然而,这时候大规模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战士们牺牲也不用牺牲了,所以他的内心还是高兴,但是没能为死去的战友报仇,许世友还是感到了遗憾。
在这期间,许世友在第三兵团欢迎仪式上曾经表态说:“我来之前,在毛主席面前发过誓,打不败美帝国主义,决不回来见主席。这次主席亲自点将,是对我的信任,我这个人性格直率,脾气不好,爱骂人。我文化不高,本事不大,但我有杀气腾腾。我一定和同志们努力作战,来回报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对我的期望。”
抵达朝鲜后,由于一直没仗可打,有一段时间,许世友将军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随后就带着两只大猎狗去打猎,手持德国造的双管猎枪,经常野味给战士们改善伙食……
然而,在这期间,李承晚十分嚣张,为了破坏和平,不仅强行收编我方人员,而且还口出狂言,要单独北进统一朝鲜半岛,为打击李承晚的嚣张气焰,促使朝鲜停战的早日实现,必须狠狠教训李承晚。

得知情况后,许世友在会议上表示:“打!必须打!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他们想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非打到他们求着我们停战!”
许世友的话完全没话题,因为必须狠狠教训李承晚,才能结束战争。
随后,志愿军指挥部进行了一番商讨,决定在金城附近给予李承晚集团沉重一击。
得知这个决定后,许世友主动请缨,希望能担任这场战役的主攻,然而邓华将这一战主攻任务交给了杨勇上将。
这个举动,让许世友十分不满。
邓华则是表示,杨勇比他更加了解朝鲜情况。
虽然如此,许世友还是不满,于是和邓华在现场争执了起来,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一直到晚上的时候,邓华气消后,找到了许世友,希望许世友能顾全大局,这时候许世友则从门外走进来,告诉邓华,下午自己冲动了,杨勇确实比自己更适合,并表示自己会服从组织安排。
邓华见到许世友理解自己的苦衷,也没多说什么,于是两人又和好如初。
许世友是一位战将,虽然容易冲动,但是脾气来去很快,而且他还是顾全大局的人,所以在一些大事上,他还是服从组织上的决定。
在这之后,杨勇开始了对新城战役的部署,不仅构筑了大量攻势,同时还投入了五个军,一千门火炮,打算打一场大规模的攻坚战,一旁的许世友也提出了意见:“根据解放战争的经验,歼敌一万,自损三千,我们一定要慎重。”然而,志愿军总部批准了这个大胆的作战计划。

1953年7月13日夜,金城战役正式打响,志愿军千炮齐吼,半个小时内向韩军阵地倾泻两千吨炮弹,一举摧毁敌军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
这一战志愿军共歼敌5万余人,收复失地一百多平方公里,最终迫使美国人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得知朝鲜全线停战后,许世友还给杨勇打电话 :“怎么,要停了?我还想摸摸李承晚的骨头有多硬呢!”后来在庆祝胜利的联欢会上,战士们强烈要求许世友表演个节目,他站起来说:“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我出身少林,我就打一套拳吧。”说完后,随即表现了一套拳法。
在这之后,许世友和邓华回到国内,邓华则留在了东北,许世友去了江苏。
两人也因为位置太远,没办法在平时见面,只能在开会的时候见面。
不久后,两人在新中国的首次大授衔中均被授予上将军衔。

而后,邓华因为特殊原因离开了部队,去四川当副省长,许世友则是担任南京军区司令。
离开部队后邓华,当起了父母官,期间他四川各地调研,了解各地农业发展期间,期间彭老总也来到成都,可由于特殊原因,两人并没有见面。
1962年,邓华和许世友出席来到北京开会。
在这期间,邓华受到了冷遇,一旁的许世友实在看不下去,怒气冲冲还提着一瓶酒,上前说:“老邓啊,我和你喝一杯”,
这让邓华感到十分诧异:“你别过来!”
许世友自然不是热脸贴冷屁股,而是要为自己老战友打不平。
1979年,中央拟任命邓华指挥东线战场,但他因健康原因婉拒并推荐许世友。邓华坦言:“许世友熟悉部队,且从未离开军队,是最佳人选。”
随后,许世友指挥了广西方向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1980年邓华病逝前,许世友因未能与其在上海相见而懊悔不已,怒斥“老邓不够意思”,却又深切挂念,五年后许世友逝世,两人的情谊终成历史佳话。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