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浔)为迎接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4日上午,由九江市公安局、市教育局主办,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九江市鹤湖学校承办的“护‘未’成长·交警‘童’行”九江市交通安全趣味游园宣传活动在鹤湖学校举行。据悉,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场景化互动与文化浸润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全省首创的200余平方米的交通安全迷宫、交通路口“找茬”、交通安全创意工坊、交通安全智慧擂台等趣味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交通安全规则的热情,推动知识向行为的转化。

寓教于乐

在实景迷宫内,11处交通安全问题和30处针对中小学生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海报,在指引他们走出迷宫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探索解谜的乐趣。在两组“交通场景找茬”图片面前,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不断指出图片中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通过游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记忆,从而提升同学们对危险行为的敏感度和预判能力。

在“创意工坊”区域,同学们和爷爷奶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手工方式,共同完成专属于自己的“交通安全”作品,通过“在操作中学习”的强化记忆,精准针对“一老一小”人群进行宣传,实现了“小手拉大手”的联动教育效果。

在最后一个环节——交通安全智慧擂台前,孩子们随机组成5人小组进行交通知识大比拼抢答。趣味的题目覆盖了日常生活出行的各个场景,孩子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

顺利完成所有游戏的孩子们可以获得“礼让”“守规”“文明”“平安”四枚勋章和相应的礼品。

警校家三方共治

“今天的活动太好玩了!我在迷宫中认识了很多交通标志,还通过找茬游戏学会了如何识别危险行为。我觉得这些知识很重要,以后我一定会更加注意交通安全。”刚刚从交通安全迷宫顺利出来的曹伊然同学告诉记者。

“我最喜欢创意工坊了,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交通安全小模型,很有成就感。我以后要告诉身边人,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汪昊洋同学兴奋地说。

“这次活动形式新颖,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效果非常好。我们老师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后可以将这些有趣的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让交通安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而且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孩子们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长,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鹤湖学校老师张云对记者说。

近年来,九江市统筹推进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内部区域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三大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打开门、护下车、送进校”护学行动,打通校门前“最后10米”堵点;“一校一策”优化交通组织,畅通校园周边道路“微循环”;科技赋能“绿波”提速,提升送学高峰通行效率;“分流疏导”强化停车管理,缓解送学“停车难”;广泛开展“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打造上学“平安路”;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学生交通安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交通安全规则的热情。同时,以学生为纽带,串联交警、校园与家庭三方力量,形成‘教育赋能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辐射社会’的链式共治效应,为学生群体筑牢全链条出行安全屏障。”

来源:《新法治报·交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