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竟连续将好几位初试成绩达到 400 多分的考生拒之门外。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难道这些学生仅仅是因为本科院校不够出色,就遭此对待吗?要知道,他们在初试中取得了如此之高的分数,难道就不能稍微网开一面吗?毕竟初试成绩也是他们付出巨大努力和心血的成果。
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备受瞩目的 985 高校,其复试机制满分设定为 100 分,其中涵盖了笔试和面试两个重要环节,且二者的占比为三比七。
从常理来讲,一个学生即便在复试中表现稍逊,只要回答得体、简要,没有出现重大失误,不至于给老师留下极其糟糕的印象,其分数通常都能达到 60 多分以上。毕竟学校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不录取某个学生,但着实没必要给予人家一个极低的分数,让学生感到无比羞愧和失落。
然而,就在今年,有两位 IP 属地不同的学生纷纷倾诉了同一件令人感到愤懑的事情。大家为了考研辛辛苦苦埋头苦读了整整一年,难道就是为了来到这所 985 院校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自取其辱吗?

其中一个考生,他的初试分数达到了 398 分,而总分排名第一的同学是 412 分。显然,他原本是具备相当大优势的。可当复试成绩公布后,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仅仅只有 38.6 分,连 40 分都未能达到。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期望瞬间化为泡影。
另一位学生也发出了类似的吐槽,他对这所大学怀着满腔的热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勇敢报考。在复试过程中,他表示被问到的问题自己都能准确回答,作为一个正常发挥的考生,面试分数不至于达不到 60 分以上。而且笔试的题目他也完成得相当出色,面试所涉及的知识更是能够对答如流。在这种情况下,却依然得到如此低的分数,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也让他感到无比的委屈和伤心。

这种惨不忍睹的不及格结果无情地宣告,他们就连校内调剂这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都被彻底掐灭了。这简直就像是毫不留情地将学生直接扫地出门,连一丁点回旋的空间都未曾给他们留下。
要知道,这种情况倘若还能勉强找到些许说得过去的理由,或许还不至于让人如此难以接受。然而,就像那些 985 这类实力超群、声名远扬的高校,一直以来家大业大,从来都不缺学生资源。那些来自名校的本科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似乎根本没有把目光停留在普通本科学生身上,更别说去在意这些被淘汰的普通本科学生内心深处所承受的无尽绝望和深深的失落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一直都被视为社会公平的基石,而考研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应当坚守公平的原则。比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对于选拔机制的公平性要求愈发严格。
我们应该清晰地明白,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古训所蕴含的道理。考研作为一项在当今社会举足轻重的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起码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公平属性。至少要严格按照考生的实际表现和真实能力进行打分,而绝不能凭借个人的主观喜好随意评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众多考生中选拔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也能够让每一位为了心中梦想而不懈努力拼搏的考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公正的对待。这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家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