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

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看病先交钱”的时代即将结束

近日

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印发

《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

管理工作的通知》

将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25年3月3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的资金清算、退款。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清退的,要做好台账管理,并按属地管理原则报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行政部门。对急诊、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情形,以及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资金需求的群体,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公立医疗机构可保留门诊预交金。

看病就医不用再交这笔钱!

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便利的实惠,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切实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啥是“门诊预交金”

听到这个词很多人都会一脸懵

还有人问是不是挂号费?

“门诊预交金”和“挂号费”可不一样

预交金指的是患者在门诊或者办理住院之前,需要预先支付的一笔押金;这个押金,是作为后续治疗费用的一种保障,也是公立医院传统的收费方式。20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了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说白了就是

先往医院账户里存点钱

看病、检查、买药直接从这笔钱里扣

初衷是通过 " 先充值后消费 "

减少挂号、检查、取药环节中反复排队

咱们常见形式就是充值就诊卡

此前为何需要

缴纳住院和门诊预交金?

20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了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完善改进这项制度,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额度,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

积极运用各种移动支付和结算渠道,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脱贫攻坚期间,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期间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结算个人自付部分,这项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方面改革预交金管理

限时清退

患者已缴纳的门诊预交金

一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限时清退患者已缴纳的门诊预交金。

还要求医疗机构持续优化门诊收费流程,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可以自愿选择支付方式。

同时明确,针对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金需求的群体,急诊、急诊留观、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情形,在患者自愿前提下,医疗机构可预收费用,避免“一刀切”给部分群众带来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

额度降低

二是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低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公立医疗机构要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患者医保类型和报销比例等因素,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公立医疗机构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

以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阑尾炎切除手术为例,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阑尾切除术”患者过去3年平均住院费用为900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3000元,该医院向该类患者收取的预交金就不得超过3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告别"边看病边算钱"的焦虑

才是我们期待的医疗体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2025年全系统为人民服务八件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唐山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