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买车可以去请教老司机,如果还是不放心,那么就落后一步,做最保守的选择,开车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保守一点比较好。
作者:施南(抱朴财经评论员)
今天最大的新闻当然是“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致3死”:
据南方+报道,4月1日,网络流传一组视频及图片显示,安徽一新能源车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起火燃烧,有目击者声称小米SU7车上3人已去世。自称乘客家属的网友表示:“撞到护栏直接起大火,车门自动锁死,主副驾我的孩子们是活活被烧死的。”
▲网友上传的事故现场
午间,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表示:
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我必须把两边的说法都摆出来给大家看,毕竟不是哪边悲惨就有道理,也不是哪边大牌就有道理,然后才能继续往下说。
港股小米集团午后持续走低,收盘时超6%。

01 事故受难者父母在网上发声
那么,这个责任到底是谁的?我们只能做一些常识层面的初步分析,最后的结论要等专业机构来做出。
事故受难者之一的父母其实在网上也有发声,主要有几个要点:
第一,“小米发布通告说会成立调查组,但是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小米从来没有人联系过我,也没有给我来过一个慰问电话。我得到消息,他们也仅仅是把车子拉到北京去做鉴定了”。
第二,“为什么车辆在撞到护栏后会自燃?为什么车门会锁?”
关于第一个质疑,因为该网民发出帖子的时间较早,目前,调查组是否和他(她)有联系,我们不知道。再就是,他(她)说的是否属实?我们也不知道,必须等小米回应,才能得到验证并表态。截至本文发稿时为止,从媒体的信息看,双方还没有直接沟通。
第二个质疑,纯电车的电池安全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个确实要由专业人士来表态。是不是燃爆太快?有没有做到足够安全?我们等专家发言。
▲网友上传的事故现场图片
另外,燃油车撞了也会自燃,要是撞得太狠,门变形了,门也打不开。很多人也确实不知道手动开门装置在哪里,这也是网络讨论的热点。
夏季高温、电路短路、事故撞击、燃油系统泄漏等都是燃油车自燃的诱因。
当然,实话实说,燃油车在设计中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防止碰撞后自燃,包括使用树脂油箱、安装碰撞自动断油装置和切断电气系统供电等,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燃油车碰撞后自燃的概率。
至于新能源车,相信也有类似的保护装置,具体的情况,各种车略有不同,请专业人士发言吧。
说实话,家属仅仅就这两点来质疑,力量不够。
如果质疑中有确凿证据证明刹车刹不住,或者无故自燃,自燃特别快,那还算是有力证据,但目前没有证据支持类似猜测。
现在的一个最新情况是: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向澎湃新闻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呢?”

▲网友上传的事故现场图片

02 驾驶员深夜开启辅助驾驶
我们看看小米汽车的官方说法。
4月1日午间,就“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发文回应,我摘要如下:
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我们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我们将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摘要公布如下:
我来点评一下:
小米有意愿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但在发文的时候还没有联系,所以,官微说“我们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这里有一个“将”字。
结合信息以及小米的描述,用大白话就是:
驾驶员在深夜开启了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且是高速,结果因为有路障,车辆开始减速,驾驶员迅速接管,但是来不及了,撞上了,燃烧了,人也没有了,这确实是一件悲伤的事情。
这事儿是谁的责任?目前不好说。
驾驶员在高速上开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又是深夜,而且时速高达116km/h时速,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如果网友说小米对信息造假,其实也要拿出证据,不可妄言。
受难者之一的父母在公开质疑中表示“她车子的后台和我们的手机是绑定的,第一时间手机就弹出了这个消息,包括发生车祸的时间和地点”,所以相信事故受难者家属手机上也有相应信息,拿出来一对比,就知道真相。

▲家属上传手机弹出的消息
我们等着双方验证。

03 人工驾驶比较靠谱
事情大致还原到这里,说几句相关的话。
其一,提供今纶老师的意见供参考。他目前是开燃油车,以后可能加一辆油电混合车,但是,燃油车继续开。对于纯电动车,他觉得还需要观察一下,看看它的各种问题暴露之后的解决方案。
各位朋友买纯电车,我是持开放态度的,不反对。问了一下今纶老师,他的回答是“大家是成年人,自己做判断”。

其二,每次纯电车出事故,尤其是自燃事故,很多网友都表达愤怒,确实很有正义感。
不过,前提是确认事故责任,以及确认安全措施是否不到位,或者车有问题。比如,这次如果官方确认是小米SU7的问题,我会和大家一起批评小米SU7。
事情没搞清楚就批评,是不是可以缓缓?
其三,尽量不要完全信任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厂家都说了是辅助驾驶,没说是主动驾驶、自动驾驶,所以,还是自己驾驶比较靠谱。如果累了,就找个休息的地方歇一歇。
其四,当然是希望各种车都加强防爆阻燃的功能。
如果买车人搞不懂,就去请教老司机,如果还是不放心,那么就落后一步,做最保守的选择,开车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保守一点比较好。
最后,我想一下表达对三位事故受难者的沉痛哀悼:在最美好的年华,你们走了,真的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