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为段德昌签发了“中共字第零零零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即“烈士证”。

段德昌能排在“烈士证”第一号,足以说明他对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也足见他在毛泽东心目中的份量之重。

一、早年经历

1904年8月,在湖南南洲(今南县)九都山九屋厂,段德昌出生了。他的父亲是一个接触了大量新思潮的知识分子,因此很重视对段德昌的思想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亲的影响下,段德昌很早就接触到了新式思想。从18岁起,他开始积极参与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行爱国学生运动,并且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进步著作。

1924年,段德昌与何长工一起在华容创办了新华中学,并且任校董会副主任兼英文教员,积极传播进步思想。

1925年,他被调往南县县城第一小学,担任英文教员,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在“五卅”惨案发生之后,段德昌组织起一批进步青年成立“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积极宣扬爱国救亡思想,并且经常到县城沿河码头和交通要道查禁洋货。

同年6月,段德昌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州,先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

二、革命生涯

段德昌的革命生涯开始于北伐战争时期,当时他加入了唐生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主要从事政治部的秘书工作。

1927年5月,许克祥在湖南一手策划了“马日事变”,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下,段德昌也变成了国民党通缉的目标。

为对抗国民党右派血腥的屠杀和镇压,段德昌加入了贺龙的部队,担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三师二团党代表,随后参与了“八一”南昌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

“八七”会议之后,段德昌根据中央指示,前往鄂西农村,组织农民暴动。

1928年春节前夕,段德昌领导的公安县年关暴动成功,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被点燃,段德昌在荆江两岸组织起了农民游击队,展开游击斗争。

仅仅一年时间,段德昌率领着农民游击队,在广大的鄂西地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政权,创立了一个有一个游击根据地,这些根据地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后来,段德昌与周逸群、贺龙一道,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所拉起的游击队伍也越来越大,从原来只有几百人的游击队变成了数万人的红2军团。

不久之后,国民党军重兵“围剿”红军,段德昌采取“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战术,用高机动性的作战特点,相继挫败了国民党军第一、第二次“围剿”,巩固了洪湖苏区,壮大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

1932年上半年,段德昌又率领部队粉碎了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战斗期间,段德昌部队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此后,湘鄂西根据地军民就送给了段德昌“常胜将军”的美名。

同年秋,以王明为主导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开始在红军内部大行其道,在他的错误指挥下,红军未能挫败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红军被迫撤离洪湖苏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明

而段德昌率领部队担负起了阻击、断后等极其凶险的任务,在国民党军队飞机大炮的疯狂进攻下,段德昌英勇作战率部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转战3500余公里,终于在12月下旬到达湘鄂边。

然而,段德昌在不久之后却被以王明为主导的“左”倾领导诬陷,最终被无辜冤杀。

三、与彭德怀的师友情

1926年10月,还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的段德昌在追击吴佩孚的时候,与彭德怀的部队一起进驻当阳。那一晚,段德昌与彭德怀在玉泉关的关帝庙内彻夜相谈、推心置腹,段德昌赠送给了彭德怀大量进步书籍,两人之后成为了感情真挚的师友。

后来,为了响应毛泽东所领导的秋收起义,段德昌也在鄂中率领农民发动暴动,却不幸在暴动中受伤,只好秘密潜回南县养伤。而此时,彭德怀的部队也在南县县城驻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

旧别重逢的二人再次相谈甚欢,在离别的时光里,彭德怀如饥似渴地阅读段德昌赠送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如今已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于是他向段德昌提出了入党请求。

同年10月,特委派代表找到彭德怀,对他说道:“段德昌同志介绍你加入共产党,现在特委已经讨论通过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报告省委批准后,再行通知你。”

1928年4月,彭德怀被批准成为正式党员。

四、与毛泽东心有灵犀

段德昌第一次与毛泽东相遇是在1921年4月,当时段德昌因为带领学生揭露原督学的贪污行为而被处分,毛泽东当时的身份是省督学,他听说此事之后召见了段德昌。

毛泽东一见到段德昌便将最新出版的《新青年》赠送给他,段德昌不顾光线幽暗,立刻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微笑着把油灯移到段德昌跟前说:“德昌弟,你也像我那时一样,遇到好书,如同牛闯进菜园,大口大口地吃个不停!”

段德昌笑道:“我父亲留学日本后长期从政外地,回来时也带些好书给我看,比如《天演论》、《民约》等,和你送我的这些书一样,是我最爱读的书。”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与旧世界斗,要靠我们这一代人。重要的是我们青年要学会各种各样既文又武的方法,去组织广大民众起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段德昌说:“俗话说‘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一点不假啊!”

之后,段德昌多次受到毛泽东的召见,两人共同深入农村考察,共同组织革命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方针,而千里之外的洪湖苏区段德昌也提出了“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策略,二人的想法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五、毛泽东亲自为段德昌平冤昭雪

1944年4月,中央开始全面清算王明“左”的路线,毛泽东亲自提议为冤死的段德昌平反。

6月11日,中共“七大”决定召开段德昌等死难烈士追悼大会。

17日,大会在延安党校礼堂召开,毛泽东亲题挽词:“死难烈士万岁。”

1952年毛泽东亲自为段德昌签发“烈士证”。

1953年1月,段德昌的忠骨自牺牲地迁葬于鹤峰下坪,1962年再迁至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