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明前的周日,趁机让孩子开车,实现了去老家扫墓祭祖的心愿。

这次祭扫活动,不仅去了父母及大哥烈士墓地,随即又参加了睢宁县王窝老家的清明祭祖活动。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无不感到事事親情浓烈,处处故园胜金呵。

记得大前年祭扫时,远远看到大哥的烈士墓前摆了个颀大的花圈,谁放的呢?家里亲人都是烧纸祭酒啊。近前一看原是村党支部敬献的花圈,心里一阵感动。今年又有新变化,大哥的烈士墓碑旁,又树了一块烈士保护碑。上面简介了大哥的生平、参加某战斗及牺牲的时间地点、入党时间。並以法保护。落款为:邳州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4月。心里颇觉温馨。

稍后即去往睢宁县大西北凤凰山下的王窝村,参加老家的祭祖活动。

王氏三槐堂王窝堂公及各支均分佈在周边各处,计有十四支之多,今天各支纷纷派出自已的代表,踊跃前来参加。来人统一着装黄马夹或戴长长的黄围巾,尽显“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景!旗幡招展,锣鼓喧天,人们抬着祭品,庄严肃穆的队伍,缓缓地向堂公祠堂进发。2名不知何处的记者,手持录象机,忽前忽后奔跑取景,时而又对着麦克风,热烈地讲述着什么,看那眉飞色舞的神色,定是心有感触而发的吧。

以清撰写的祭奠词,俨若一篇古风、一首颂诗,热烈奔放,古色古香,对仗工整,意境清新,是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王凯的热情发言,更增加了族人的亲和力,提高了战斗力,令人耳目一新。讳广才公更显忙录,事事大度、处处核心。可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约四五年前,我曾慕名来过王窝村,瞻仰过凤凰山,也在村中走动过,此次再来,仍觉处处新鲜。变化之大,让人吃惊——整洁的水泥路,别致的小洋房,美丽的长走廊,芬芳的桃梨花……无不让人感叹、刺激、温馨、漂亮。经过村后一处上世纪50年代废弃的房舍,杂草丛生,与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幌有隔世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中央一口较大的汪塘,波光粼粼,晃动着长廊的倒影,儿童在廊中嘻戏,老人坐在廊座上看风景,油菜花香扑鼻而来,搀着浓浓的烟草味,别有情趣。塘西一户人家可能在改动厕所吧?声言正挖下水道呢,私家的旱厕也要改成水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层楼房已不是稀罕物,触目可见。甚或有了三層四层。许多考究的四合院门前,都停放着崭新的轿车;玲珑的门楼,不锈钢的栅栏,粉墙灰瓦,有的甚至用彩钢瓦覆盖,太阳能耸立其上,真是居则層楼、行则轿车,热水方便、出行不愁呵;路两旁的墙脚宅边,常常冒出一支支叫不出名字的迎春花;高大的输电线杆耸立路口,默默地奉献着无限能量……

王窝 ——这块美丽的地方,就座落在凤凰山下古老的废黄河之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落霞与孤鹜齐飞”,是睢宁大西北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村中的沟溪皆清一色的青石块垒砌,减少了坡度,更觉整齐、坚固、美观……

这幅美丽的画卷来之不易啊!堂公麾下世代子孙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流出了多少汗水,谁能数得清呢?别忙,路旁墙上的一幅大标语却给出了答案:“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双脚趟出大道,双手创造一切呀!

不觉来到堂公三世讳守元公墓地及乾隆五十年重建的墓碑前,徘徊良久,默想着三槐王窝堂公迁居凤凰山的桑沧历史。心情沉沉,感慨多多。有诗为证:

凤凰山上凤凰翔,

巍巍三槐千古芳。

佑公德厚植佳木,

旦相功高辅宋皇。

枝茂叶繁荫后世,

忠义传家绽荣光。

堂号高悬声威远,

清风亮节韵华章。

2025-3-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