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4月1日报道:昨日,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

《规范》规定了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今年5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这一新规对居住和房屋买卖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关注点1】层高标准提升,“3米”已是上海新楼盘主流配置

“住宅层高调至3米”的技术标准,在此前两会期间住建部已有所披露。旧版《住宅设计规范》明确“住宅层高宜为2.8米”,自2012年8月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住宅项目规划工作都以此为依据执行。然而,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正发生重大变化,楼层层高的新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合乎行业发展规律和需求。

谈及住宅层高,首先要明确房子的“身高”怎么量?多名室内设计师告诉记者,“很多人看房特别关注‘挑高’、‘净高’,测量地板到天花板的高度,其实这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层高’。”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包括保温层和楼板厚度。通俗地说,层高就是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室内设计师告诉记者,现代家庭对居住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3米以上的层高可以支持多种装修风格和空间布局,如设计夹层、阁楼或开放式空间,还能为地暖等各类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提供便利,提升了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显示,当层高从2.8米提升至3米时,室内空气流通效率提升15%,自然采光面积增加20%,空间压抑感指数下降32%。这意味着,空调能耗预计降低10%—15%,储物空间可多出0.5立方米/户,吊顶设计自由度提升40%。此外,层高增加也会产生“蝴蝶效应”,带动室内设计装修等行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从而推动全屋智能发展。

记者排摸发现,上海当前在售或即将上市的新盘中,层高3米已是主流,3.2米以上项目也不少。徐汇滨江、陆家嘴、杨浦滨江、静安苏河湾、黄浦豫园、前滩等板块的新建楼盘,3.2米至3.5米层高几乎已成标配。金山的汇龙府、浦东惠南的君御公馆等城外项目,也把层高设计到了3.2米至3.3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凤凰网房产上海 整理

有人担心“新房会不会更贵?‘老破小’会不会更难卖?”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住宅层高提高之后,确实会增加相应的建筑成本,最终会体现在房价上。至于“老破小”未来有何交易走势,卢文曦认为:“房价是区域内供求关系的体现,影响二手房房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段、价格、开发商、物业等。对刚需人群而言,层高或许并不是最关键的。但从长期来看,居住舒适度提升的‘好房子’一定会被消费者认同。”

【关注点2】四层起设电梯,通信信号覆盖电梯轿厢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上下楼梯较为困难。《规范》要求,四层及四层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2台电梯。《规范》还要求,住宅建筑的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能够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这意味着更多住宅小区尤其是低层住宅项目都可以纳入到“电梯房”的行列中。相关楼栋的电梯覆盖率增加将方便居民家庭的日常出行,4层起设电梯既可以满足适老化需求,也能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和搬运重物,是非常惠民便民的好政策。

严跃进还指出,“网络”或“信号”是此次《规范》的新词:“在旧版《规范》中,‘建筑设备’章节主要包括给水排水、采暖、燃气、通风、空调、电气等内容,而此次新增‘智能化’内容,充分体现对好房子‘智慧’要素的导入,明确了无线信号要覆盖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间,优化通信环境。”严跃进表示,过去不少电梯间手机信号不好,容易引起不愉快或风险,此次明确无线信号需要覆盖住宅建筑的共同空间和电梯轿厢间,通俗理解即“电梯里也可打顺畅地电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点3】夏热冬冷地区应设供暖设施或预留位置

室内热环境质量关乎“冷暖”感受,是保证居住者健康、舒适,提升居住满意度的关键性能指标。《规范》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以及建筑通风三个方面,对住宅建筑提出基本性能要求。

其中,《规范》对于供暖设施有关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在严寒寒冷地区,应设供暖设施;在夏热冬冷地区,应设供暖、空调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夏热冬暖地区,应设空调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严跃进表示:“最近几年,关于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次规范考虑到夏热冬冷地区,从宜居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了好房子对于‘舒适’的要求。”

日照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规范》还要求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这就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控制好建筑间距,同时平面设计也需优化,考虑室内空间合理布局。

“总体来看,本次《规范》将发挥更好的政策功能效应,有力促进去库存工作和房屋销售工作,提高购房者入市积极性会。”严跃进认为,“在供给端,《规范》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提供更新指引,促进房企积极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需求端,《规范》将助力购房者更好地筛选符合规范、品质更优、符合居住需求的房子,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