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2月23日,两名驴友坠海,万幸被路过快艇救回。

一个月后,一名驴友坠崖,深圳出动直升机紧急救援。

这两起险些夺走人命的意外,均指向一条位于深圳东部大鹏半岛的徒步道——牛奶排。这条10多公里长的徒步道紧邻海岸线,沿途丛林密布、悬崖陡峭、浪大涌急。但这条被专业驴友评价为“半山半海半条命”的野生徒步道,却被社交媒体刻画为风景优美的打卡地,每天都吸引深圳及东莞、惠州等地游客涉险游玩。

据统计,深圳今年来六次直升机救援,两次目的地就在牛奶排。在两次意外发生后,南都记者前往牛奶排展开调查,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依然有不少“徒步小白”却拿着社交媒体上的攻略寻找“牛奶排”。记者还注意到,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在徒步道设置多处护栏和安全警示牌,但当天仍有不少人钻过被剪开的铁丝网,闯入这条“凶险”徒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走访

坠崖风险都挡不住 驴友剪开铁丝网探险

牛奶排位于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在西涌沙滩和大鹿港之间,从地图上看,这里是大鹏半岛的最南端,因为海岸冲刷礁石泛起牛奶般的白色浪花,因此得名。牛奶排一半是山林景色,一半是海景风光,美不胜收,而途中又有几处奇特的礁石,引得不少驴友拍照打卡,这几年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被称为“网红徒步路线”。

但就是这条广受社交媒体追捧的“野生”徒步道,却处处暗藏危机。今年2月23日,两名试图穿越牛奶排的驴友,在登山途中不慎坠入大海。现场流出的视频显示,两名徒步者在海浪中沉浮,情景一度十分危险,所幸有一条快艇路过,将落水者救出。当时该条现场救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获得广泛传播和讨论。但在一个月后的3月22日,一名42岁的女性徒步者,在尝试穿越牛奶排的驴友坠下悬崖受伤,由于事发偏远,快艇和急救车无法抵达,当地救援部门不得不召唤直升机,以索降方式救回伤者。

一条徒步道连续发生意外,是否存在疏于管理的问题?3月27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西贡村,这里是牛奶排徒步线路的尽头。一名自称有“穿越经验”的驴友告诉记者说,他要带几名专程从惠州赶来的朋友,一起穿越牛奶排“小环线”。记者注意到,这支小队伍一共五人,其中有两名女生。该名驴友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牛奶排的徒步线路,有小环线和大环线之分,小环线10公里左右,大环线15公里左右,均需穿越海岸线和山林。

南都记者来到南西路尽头附近,道路两边显眼的位置竖立着多个安全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穿越,落款来自多个单位。其中一则来自大鹏公安的通告表示,“该区域尚未开发,路况极其复杂,不宜徒步或攀爬,近期已经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多名驴友迷路、摔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请勿进入!”落款为2022年7月。附近还有广播不停循环播放着安全警示,记者注意到,一条通往徒步道的路边,还设置了多处铁丝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南都记者根据现场驴友的指引,穿过一处被剪开的铁丝网,攀爬了一段山路后,来到了山上一处观景平台,驴友表示,钻过铁丝网就开始了“牛奶排”穿越之旅。南都记者发现,在徒步一段距离后,有关部门还设置了“禁止穿越”的围挡,但这并不能挡住旅游的脚步,他们钻进茂密的树林中重新开辟的路线,记者注意到,虽然当天是周四,但现场聚集了十几名驴友。

由于牛奶排徒步道系驴友自行开发,需要频繁穿越山林和攀爬礁石,记者在穿越山林时,多次发生运动鞋打滑情况,靠近海边的悬崖峭壁处坡度更陡,几处地方甚至已经达到80多度,难以找到着力点,攀爬时不仅要手脚并用,必要时还要借助绳索等工具。驴友表示,现场树立了很多安全警示牌,还有工作人员驻守劝离,但驴友们“总有办法绕行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负责任的网络推荐

“小白”拿着攻略闯入险境

“牛奶排处于未开发状态,山林和海岸情况复杂,我们都把这条线路贴上‘最险峻’的标签。”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彭新远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前他曾穿越过牛奶排,穿越难度极大,大部分路段需要在裸露的礁石行走,中间一段还要翻越悬崖峭壁,非常考验驴友的体力、平衡力和心理素质。“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摔伤,甚至会掉落海水中。”

南都记者在现场走访时,一名资深的驴友便表示,他穿越过大鹏半岛所有海岸线,牛奶排是最复杂、难度最高、最考验人的线路,“海边要攀岩,上山要走‘野猪路’,就是要走很原始的未开发的地方,根本摸不清情况。”

牛奶排还有几处海沟,翻越时需要攀爬陡峭的岩石或者从密林中绕行,南都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些胆大的驴友甚至会选择“泅渡”,下海游泳游到对面礁石上,危险系数极高,随时有被海浪卷走的风险,有不少驴友将徒步过程总结为“半山半海半条命”。

但这条被贴上“凶险”标签的徒步道,在社交媒体上却被贴上“美丽”的外衣,记者注意到,大量网友都是被视频APP上的视频、照片吸引前来。在西贡村村口,几名本地村民说,这几年到这里徒步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周末是一波接着一波,这路口全是人。”很多网友都奔着“鱼翅石”“飞机石”等网红礁石而来,周末人多的时候,驴友们在海边礁石上蜿蜒排着长龙,就是为了站上特定礁石拍照。

南都记者3月27日走访牛奶排时是工作日,但现场驴友也并不少。有的组了小团体,有的两人成行;有人带齐了装备,全身上下进行了“武装”,有人则是穿着牛仔裤短袖衫“轻装上阵”。不少人从惠州、中山、东莞、佛山等地过来,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个“网红路线”,便约了朋友过来打卡,“看照片这里风景很美,刚好有时间,便想着过来看看,拍拍照。”

南都记者注意到,当天很多人是第一次到牛奶排徒步,甚至很多是“小白”,完全没有徒步经验,他们拿着社交平台上的“攻略”,便一路“按图索骥”,边走边询问别人。“想过有挑战,但想到这么有挑战,不敢再来了。”当天一名驴友跟5个朋友组了个队,便到牛奶排徒步,南都记者发现他们全是“轻装上阵”,“走了不远,打卡了两个网红礁石景点,有朋友便支撑不了了。”顺着这名驴友手指的方向,南都记者看到一名男生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双手撑在膝盖上在路边大喘气,他转头看向记者,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确实有点不自量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驴友遇险情况多发

现场情况复杂增加救援难度

驴友穿越牛奶排时遇险的新闻近年来并不鲜见,3月22日下午,一名女子在牛奶排徒步至“毕业墙”附近时,从陡峭的悬崖上跌落,导致骨盆骶尾及双膝部受伤,躺着岩石上无法动弹。

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东部通航)接到120急救中心通知,马上启动航空医疗救援,航空救援人员、东部通航空勤部主任李翔执行了此次救援任务。李翔表示,伤者所处的位置比较偏移,上面是茂密的山林,下面是零散裸露的礁石,救护车无法到达现场,且当日风浪太大,船只也无法靠近,深圳市急救中心启动“空中120”救援机制,组织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和东部通航分别进行医疗、航务双重签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东部通航”视频截图。

李翔到达现场后,快速检查女子伤情,并做颈部、骨盆、双下肢固定,随后吊运伤者入舱,现场有不少驴友拍到了这一幕。10来分钟后,直升机降落深圳市人民医院停机坪,随后送达急诊抢救室。伤者到医院时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但精神状态不佳,自述身体多处疼痛,下肢麻木。

李翔告诉南都记者,伤者跌落的位置坡度较陡,滑坠时,身上的背包帮她“挡住”部分伤害,头部也未受到撞击,属不幸中的万幸。据了解,伤者也是户外爱好者,有较丰富的徒步经验,但也难以避免发生险情。

今年以来,深圳已实施6例航空救援,李翔均参与其中,而其中两次是在牛奶排附近。李翔说,2月26日,牛奶排附近也有一名徒步爱好者摔伤,导致小腿骨折,无法动弹,“我们到达的时候脚肿得很厉害。”

牛奶排情况复杂,不仅仅驴友徒步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危险性,遇险时救援难度也十分巨大。2月23日下午,两名驴友在牛奶排徒步时掉入海中,在海浪中挣扎,随时有可能被海浪卷走。关键时刻路过的游客与游艇的船家出手救人,成功营救。如果当时不是刚好有游艇在附近,这两名驴友估计很快便被海水淹没。

而除了海边礁石浪高涌急、礁石林立给救援带来了难度,牛奶排的山谷也是树林密布,崎岖险峻,救援和急救人员也难以到达。去年8月3日晚上,有2人在徒步牛奶排时迷路,被困山谷。消防救援人员到达山崖底部发现,这边大多数都是未开发的山路,途中山崖陡峭,最险峻的路段只能踩着碎石攀爬,开路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脚下,手抓杂草藤蔓向上攀登,救援行动十分艰难。

经过4小时攀爬,消防救援人员到达报警人所在位置山顶。确定救援方案后,架设锚点,两名救援人员使用绳索装备索降,他们一路下降一路呼喊,但因回声原因,被困人员接收不到搜救声音信号,救援人员再用了6小时才找到被困人员,当时两人身体极其虚弱,救援人员提供了水和食物,随后对被困者做好安全防护,才将他们安全救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业说法

网友别盲目穿越牛奶排

警惕流量炒作网红路线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丰富户外经验的资深驴友,同时又是深圳公益救援队的队员,彭新远对网友盲目去牛奶排打卡徒步,事故高发的现状深感担忧,他深知牛奶排徒步的危险性,他表示徒步并不是头脑发热就说走就走,去徒步之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功课,要对当地的地形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自己的体力、耐力等要有科学的判断,“贸然去徒步,只会把自己置于很危险的境地。”彭新远还主张,去徒步前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外,还建议进行安全报备,发生意外时可以方便救援。

彭新远也对一些驴友在社交平台上随意发布所谓的打卡攻略,将未开发区域的徒步路线捧成“网红路线”,制造“流量密码”的乱象很反感,他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毫无经验的网友盲目去徒步穿越高风险路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危险,也会浪费很多救援资源,同时对户外运动也是一种伤害。“深圳,尤其是大鹏,可以说拥有着全国最顶尖的户外资源,如果每次通过事故才让大家注意到这里的风景,我觉得是可悲的,也是让人痛心的,这种出圈模式要不得。”

牛奶排是自然保护区,大量打卡人士去徒步穿越,还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破坏了就很难恢复了。世界上很多有名的自然徒步路线,都是根据生态承载能力限制流量的。”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户外徒步,彭新远觉得这是好事,但户外爱好者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比如鲲鹏经就是深圳打造的一条非常出色的郊野徒步路线。”彭新远也呼吁各方合力做好大鹏户外运动资源规划及完善相关设施,让户外爱好者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领略到大好风光,“同时这对当地的文旅发展、经济增长都是有助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门说法

南澳办事处

完善安全设施 加强沿线巡查

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高度重视牛奶排海岸线周边安全问题,在进入牛奶排海岸线的路口新设多个语音提醒设备和安全警示牌,广泛宣传告知前方危险;完善安全设施,在牛奶排海岸线从观景平台至磨刀坑增设7个安全绳索、增设12个海上救生浮漂;加强沿线巡查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南澳办事处提醒,鉴于该海岸线区域岩石陡峭,危险性比较高,属于未开发区域,且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敬请广大游客谨慎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圳在评

探索自然山海的美 不应拿生命做赌注

独特景观出片率高,外加惊险刺激的户外体验,牛奶排的“野性”吸引力似乎与时下的网红概念十分契合,在流量的推波助澜下,一波又一波网友接踵而至。

从城市道路两侧到海边的礁石,“禁止徒步”的安全警示牌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在关键路口苦口婆心劝离,“机智”的驴友总会找到突破的路径。几次翻新的铁丝网被撕开狰狞的缺口,或“武装”或“轻装”的驴友们沿着前人踩出的“野路”蜿蜒而行,上山下海。

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自然保护区,汹涌冲刷着礁石的白色浪花是大海的咆哮,接近垂直的悬崖峭壁是山林的警示。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已经告诉大家这并不是一个适宜的徒步路线,户外爱好者尤其是冲着拍照打卡而来的网友,贸然前往会将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更会耗费大量宝贵的公共资源,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行程。

真正的探险,不应该是拿生命安全做赌注的游戏。喜欢户外运动,喜欢山海风光,在深圳、在大鹏半岛,还有很多已经成熟的自然步道或穿越路线,大家可以根据自身考量选择合适的路线体验。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构建山海连城“三径三线”远足径体系,鲲鹏径成为了深圳户外运动的闪亮名片,去年被评选为十大登山户外运动特色目的地之一。

鲲鹏径是深圳远足径主线,西起宝安区凤凰山飞云顶,东至大鹏新区七娘山大雁顶,全长约200公里,全程分为20段,穿越山岭、森林、湖泊、溪涧、海岸,一径看遍深圳山海都会胜景。

其中在鲲鹏径第十八段,可以在天文台观星步道看到满天繁星和璀璨银河。鲲鹏径第十九段,连接西涌、东涌两大绝美海滩,以天然沙滩、礁石、崖壁、山路为主,其中翻越海岬的路段需要借助铁链或绳索攀爬、下降。沿途每个海滩都有补给点,中途体力不支者还可选择乘快艇返回。

采写:南都记者 曾海城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