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粮的在这屋,捐钱的在这边!”3月29日一早,哈尔滨市兆麟公园内热闹非凡,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陆续聚集在鸳鸯湖畔。原来是天气渐暖,南飞的鸳鸯们已经陆续“回家啦”!据鸳鸯奶爸车春虎说,由生活报命名的龙龙和冰冰也已经落地哈尔滨市兆麟公园。29日,记者跟随70余名生活报青年志愿者代表,一起来到兆麟公园,捐献粮食和爱心款。
右为冰冰
160余名志愿者奉献爱心
2022年本报报道了《鸳鸯奶爸车春虎义务救护鸳鸯9年》的报道,开启了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和兆麟公园鸳鸯的缘分。3年来,志愿者一直惦念着小鸳鸯,随着天气渐暖,南飞的鸳鸯们也陆续回来了,志愿者准备好家里的粮食准备前往兆麟公园探望它们。
“三月初,已经有鸳鸯回归了,但是刚回来的鸳鸯还处于防御状态,而且数量不多,团队一直观望,并和车春虎保持联系了解鸳鸯动态,最后定于3月末来看望鸳鸯。”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队长田桂玲和记者说道,“从团队定下日子后,大家就特别的积极,有人主动捐款,想为鸳鸯购买适合它们的口粮,也有人把攒了一冬的陈粮打算捐出来。”120名志愿者自发捐款2020元可购买1443斤粮食,46名志愿者捐粮302斤,总计捐粮1745斤。
70余名志愿者代表看望回家鸳鸯
3月29日9时,70余名志愿者代表来到兆麟公园鸳鸯湖畔。在鸳鸯湖畔,车春虎正在给志愿者讲解今年的鸳鸯情况。“现在已经有60多只鸳鸯回来了,其中就有咱们生活报命名的冰冰和龙龙。因为这两天气温骤降,湖内也没注水,所以它们还是早上和晚上来吃饭,没在这常住。”车春虎讲到,“它们一般都是早上路灯灭前来吃,晚上也是路灯亮前来,刚回来的它们还是比较怕生的,看见我靠近也会飞。”
志愿者听得津津有味,也发出了不少疑问,去年它们飞到哪了?咱今年的鸟窝清理完了吗?今年回来的算多吗?车春虎耐心地解答,“今年,因为天气等因素,比去年同时期回来的鸳鸯要少。去年安装GPS定位的几只小鸳鸯在山东半岛附近,信号都消失了,所以监测数据就没有了。今年为了小鸳鸯的成活率,我和中科院一起为它们每个窝都安了监控,尽量避免弃蛋或者破蛋的情况,第一时间救护,提高出生率。”
如您想捐赠粮食 可与“鸳鸯奶爸”联系
“这些粮食够它们吃一个多月了,真是太感谢大家了!”接到志愿者们的捐赠后,车春虎对大家表达了感谢。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经常参与帮扶的志愿者外,还有很多新面孔。据队长田桂玲介绍,小志愿者代表苏仲旎,初高中志愿者李天钰、王子博、李昊轩、李芮、王志晟,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冯玥等也来献爱心。和父亲一起来参加活动的李天钰带来了30斤粮食,“之前没有关注过野生鸳鸯,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野生鸳鸯的知识,也了解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14岁的王志晟已经关注野生鸳鸯8年了,从一开始在母亲的带领下帮扶,到主动拿出压岁钱为鸳鸯买口粮,王志晟还和母亲在两年前加入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我们以前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加入集体了,感觉帮扶更有力量了!”王志晟母亲笑着和记者说道。
图片由鸳鸯爱好者史敏捷提供
“现在开始,有南方陆续飞回来的鸳鸯,有一部分会跟随大部队飞到我们这儿,也有部分鸳鸯会自己找地儿。以前就有很多鸳鸯飞到了烟囱里或者市区的其他地方,如果有市民朋友发现请及时与我联系。”同时,车春虎通过本报号召市民,如您想奉献爱心捐赠粮食,或是遇上野生鸳鸯请及时与他联系,电话18249113606。
-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刘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