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杜宪是央视一姐。

她是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杜宪曾经是北京人民轴承厂食堂的一名女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16岁的杜宪,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孩,本该在校园里继续求学。

却不得不系上围裙,面对蒸锅升腾的热气。

后来这个曾经的食堂女工,站上了央视主持人的位置。

可是,在杜宪的主持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却做了一个决定。

1992年,杜宪从央视辞职,前往美国。

如今的她,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杜宪,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演员陈道明的妻子。

1978年,杜宪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陈道明是天津人艺的普通演员。

两人通过杜宪的舅舅介绍相识,并迅速坠入爱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杜宪的父亲反对,但杜宪还是坚持和陈道明在一起。

“那时候,我们靠书信传情。”杜宪回忆道。

陈道明为了和杜宪在一起,毅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最终成功考入。

1982年,杜宪毕业进入央视,成为《新闻联播》主播。

同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婚礼朴素而温馨,没有喧嚣,只有两颗相爱的心。

婚后,杜宪的事业蒸蒸日上,陈道明则在演艺路上默默耕耘。

1985年,他们的女儿陈格出生,为家庭添了更多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宪在央视的工作越来越忙,但她始终支持陈道明的事业。

陈道明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炙手可热的实力派演员。

怎料2005年,陈道明拍摄《手机》时,外界传出他和左小青的绯闻。

对此事,陈道明选择沉默。这时,杜宪挺身而出,公开支持丈夫陈道明。

2006年,又传出《中国式离婚》拍摄时,陈道明给受伤的演员咏梅送药。

当事人均已沉默应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陈道明很少有绯闻缠身,但每次杜宪都力挺丈夫,她相信他。

杜宪曾说,每次她主持节目时,无论陈道明有多忙,都会准时收看,并给她提出意见。

他们的爱情,在平凡日子里细水长流,也是最朴实和最长情的告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宪的传奇,要从北京人民轴承厂的食堂说起。

16岁的她,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和面、蒸馒头。

食堂的大锅菜,她一炒就是七年。

“我记得第一天上班,望着那些庞大的蒸锅,心中满是惶恐与不安。”杜宪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她很快适应了环境,不仅掌握了烹饪技巧,还发明了“加水烹饪法”,让食堂的伙食质量显著提升。

1977年,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杜宪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她白天在食堂炒菜,晚上挑灯夜战。

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哭着对母亲说:“妈,我终于可以离开食堂了。”

在央视的十年,是杜宪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

她不仅成了《新闻联播》的台柱子,还当选了中国政协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政协会议上,她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媒体改革。

“杜宪的独特魅力,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修养。”央视前资深编导张力评价。

她在播音台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语调,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她以专业的播音能力和文化修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被誉为“央视一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料,杜宪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却做了令人震惊的决定。

1992年,她从央视辞职,赴美交流。

“大家都觉得我疯了。”杜宪后来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的三个月,她徒步爬山、畅游湖泊,体验着从未有过的自由。

回国后,她没有回到央视,而是和朋友合伙创办了影视广告公司。

“那时候,我连合同都不会拟。”杜宪笑着说。

她从头学起,谈项目、建团队。几年下来,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她还受聘于凤凰卫视,主持环保节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在节目中,她深入雨林、沙漠,用镜头记录地球的喜怒哀乐。

如今的杜宪,已经70岁了。

但她依然活跃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她褪去光环,以老师的身份传道授业。

“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这是杜宪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轴承厂女工到央视主播,再到创业者和教育者,杜宪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勇气和智慧。

在凤凰卫视的环保节目中,杜宪用质朴无华的语言,讲述着环保的故事。

她走遍山川河流,用镜头记录着地球的变迁。她说:“地球妈妈在流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点什么。”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

杜宪的人生风景,无疑是最美的。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