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djourney V7内测图曝光:电影级质感刷新AI生图天花板,人物蜡像感彻底消失?
当全网还在为GPT-4o的"吉卜力滤镜"狂欢时,AI绘图界真正的"王炸"已悄然逼近,Midjourney V7的测试图近日引发海啸级讨论。这款沉寂一年半的顶流工具,正用一张张堪比电影镜头的生成图宣告:AI绘图的终极对决,才刚刚开始。
一场评分派对引发的行业地震
Midjourney官方近期动作频频:先向付费用户发出"V7最终调校派对"邀请,通过两图对比评分机制收集用户偏好;紧接着开启第二轮侧重"优质内容学习"的评分。尽管官方强调流出的测试图"不代表最终品质",但参与内测的创作者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

晒出的评分界面显示,V7在面部细节刻画上已实现肉眼可见的进化,皮肤纹理真实肌理,背景人物的睫毛根根分明,困扰业界多年的伪影问题近乎绝迹。
更令人震撼的是,人像生成效果突破了过往的"蜡像感魔咒",连专业摄影师都难辨真伪。

从V6到V7:蛰伏500天的技术豪赌
回看版本迭代史,这个AI绘图界的"初代王者"此次押上了重注:V1到V6用22个月完成六次迭代,而V7的研发周期几乎与前五代总和持平。

GPT-4o与V7的"冰与火之歌"
GPT-4o的"吉卜力"仍在持续发酵。但这场狂欢背后,艺术界正掀起激烈论战:手绘艺术家Usman Riaz尖锐指出"AI是工具,不是艺术家"。
终极悬念:王座终属何方?
眼下,两大顶流呈现出迥异的技术路径:GPT-4o凭借多模态联动打造"创意流水线",V7则追求单点极致的视觉革命。当网友为"用AI生成VOGUE封面"兴奋时,行业暗战早已升级,OpenAI被曝正在研发秘密图像项目,而Midjourney创始人David Holz放话:"V7只是通向AGI的跳板。"

可以预见,这场较量绝不会止步于更逼真的皮肤纹理或更流畅的动画风格。在测试图疯传后,Reddit上已有工程师通过逆向工程发现:V7可能首次引入物理引擎渲染技术。若猜测属实,AI绘图将跨入"预测现实"的新纪元,或许下次刷屏的,会是能通过流体力学测试的虚拟瀑布,或是严格遵循解剖学的人体动态捕捉。

市场研究机构TalentSeer预测:到2027年,全球77%的视觉内容将经历"AI增值改造",但顶级艺术品的溢价会暴涨500%。

这看似矛盾的预言,正揭示着残酷的文明法则,当技术 超越创作能力,真正的稀缺价值将回归到那些能赋予机器以灵魂的人类。

此刻回望Midjourney实验室那548天的沉默,忽然读懂了工程师们的野望:他们不是在训练作图工具,而是在编写未来文明的视觉基因库。
这场静默一年半的复仇之战,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