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微风轻拂,整座城市都沉浸在一片蓬勃的生机里。走进位于城区长安路与永康路交口的六安老年大学,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声乐教室里,悠扬的歌声婉转飘荡;形体训练室中,学员们身姿优雅,翩翩起舞;智能手机运用课堂上,老人们专注地盯着屏幕,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古筝、芭蕾舞、厨艺等教室里,同样满是学员们认真学习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员,他们自退休起就踏入老年大学的校门,一学便是七八年,甚至长达十多年。 他们来这儿,不为登台演出,也不追求考级证明,纯粹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只因“喜欢,所以想学”。 随着六安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不断升级,课程愈发丰富多元,越来越多的老学员深陷其中,不愿“毕业”。 他们对新知识满怀渴望,尽情享受着丰富课程赋予生活的满满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2岁的葛琴,便是老年大学的资深学员之一。 这学期,她一口气报名了英语、口琴、单簧管等多门课程。 “这么多有意思的课,我都想学! 一方面是为了圆年轻时的学习梦,另一方面也是想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能力。 学习新知识,真的能让我收获很多快乐。 ”和葛琴一样,许多老学员一旦开启学习之旅,便停不下来,一门接一门地报名课程,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着“无年龄感”的独特学习氛围,纯粹地追寻学习带来的价值与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书班授课教师马常地,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老年大学的书法教学岗位上。 谈及如今的教学环境,他感慨万千: “现在老年大学的教学硬件条件堪称一流,上课基本都在多功能教室,和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他的草书课堂上,每位学员都配备了专属的书法桌椅,老师则配备了一台高清快速拍摄仪。 书写时,老师的一笔一捺,都能即时清晰地显影在黑板的投影幕布上,学员们紧跟老师的节奏,学习起来轻松又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2025年春季学期,六安老年大学的火爆程度再创历史新高。 学校共开设377个班级,吸引了7082名学员报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12%。 网上报名通道开通的第一周,报名人数就达到了5050人,同样刷新了历史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春季学期,六安老年大学积极探索老年教育发展的全新路径,全力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学校主动与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携手合作,联合开设了老年人慢性病康养、无人机摄影等特色课程,通过多渠道满足学员们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老年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老人们活出“青春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吴姗姗 邱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