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成立于抗战之初,是由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来的,起初仅有四个支队,下辖10个团。

这些团长,尽管名气上没有支队的司令员大,但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在红军时期同样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很多都是坚持在敌后,进行了多年的游击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的是第2团的团长是张正坤,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了。第9团团长顾士多,打仗英勇无比,可惜牺牲于对日作战的战场上。还有第7团的团长是杨克志,他曾是一员虎将,长期追随高敬亭。他却背离信仰,叛变了。

其中还有两位团长,他们参加革命挺早,但都没有参加长征。而且,他们在建国后还都担任过大军区的司令员。

第一位就是叶飞,很多人都熟悉了,他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小时候回国求学,受进步思想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他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在闽东,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开始后,叶飞在新四军,担任第三支队第六团的团长,并逐渐成为了粟裕麾下的猛将,也是著名的三剑客之一。解放战争期间,叶飞在华东战场,从一名纵队司令员,升任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叶飞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在1955年,全国六大军区改革,他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随后又担任了福州军区的首任司令员,不过仅一年时间,韩先楚就担任司令员,叶飞专任政治委员。并且由于他是福建省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因此工作重心放在了地方。

第二位就是饶守坤,这也是一位打仗很厉害的猛将。饶守坤是江西上饶人,1930年,方志敏在赣东北领导农民运动,年轻的饶守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参加了闽浙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在闽东北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饶守坤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团长,后任江北指挥部营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5支队8团副团长、15团团长。

皖南事变后,他又担任了新四军2师13团团长、淮南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饶守坤担任过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师长以及第三野战军30军副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饶守坤长期在海军任职,担任过华东军区海军第7舰队、吴淞要塞区、淞沪基地司令员。

饶守坤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一职已经是很晚了。特殊时期后,他也遭到迫害,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复出后,他继续在海军任职。到了1980年,才被调往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