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3月28日),上海动物园在园内贴出了一则令人难过的告示,园中的大猩猩“丹戈”于3月15日突发心源性猝死,经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据了解,3月15日上午,饲养员正在打扫笼舍,突然发现“丹戈”出现紧急情况,立刻通知兽医等相关人员前来抢救。“丹戈”离世后,经专业检测机构病理检测和医学专家等综合判定,确认为心源性猝死。

上海动物园的告示。
“丹戈”出生于1992年4月1日,即将迎来33岁生日。它和两个妻子“阿斯特拉”“昆塔”于2007年4月12日从荷兰鹿特丹动物园入住上海动物园。
作为见证上海和鹿特丹缔结友好城市27周年的使者,“丹戈”一家当年由鹿特丹市市长亲自赠送。
为迎接“丹戈”一家,并照顾此前已入住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博罗曼”,上海动物园新的大猩猩馆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建成,于2007年投入使用。
上海动物园大猩猩馆。
大猩猩作为一个家族对游客展出,在中国实属罕见,当年游人如织只为一睹大猩猩真容的壮观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丹戈”和“阿斯特拉”来上海前已结为连理,良好的环境使夫妻俩很快适应了新生活,经过九个半月的孕期,“阿斯特拉”于2008年2月顺利诞下“海贝”。“海贝”是上海动物园出生的第一头大猩猩、中国大陆出生的第二头。2012年,它们还诞下次子“海弟”。

大猩猩丹戈。
丹戈一家五口。
“上海饲养大猩猩的水平得到鹿特丹动物园的认可后,对方决定再送几只给上海,我们就迎来了‘丹戈’一家。”上海动物园退休职工姚建庄是上海动物园灵长队的“老法师”。
据他回忆,“丹戈”力气非常大,原本后场的门是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上的,被“丹戈”摇了几下,门就松动了,还好有两道锁,不至于逃出来。他跟工程队商量对策后,改为打穿墙壁,用对穿螺丝对门进行固定。“博罗曼”还在时,“丹戈”面对比自己更壮硕的“博罗曼”,丝毫没有畏惧,经常能看见两位霸主隔着玻璃互相扔凳子、拍胸脯示威。
在大家眼里,“丹戈”稳重、温和、极富责任心。“丹戈”银白的后背彰显了他的首领地位,他是一位优秀的领袖,巡视领地、为家族站岗放哨是他的责任之一,每天早上从后场进入前场时,它总要冲在第一个,检查门窗、领地内是否有危险。
它是“昆塔”“阿斯特拉”的好丈夫,时不时要确认一下妻子在不在视线范围内,更是“海贝”“海弟”的好爸爸,深受游客和饲养团队的喜爱。

深情对望。
在上海动物园生活期间,“丹戈”不仅是大猩猩物种保护的“自然大使”,也通过其独特的魅力拉近了公众与野生动物的距离。上海动物园表示,“丹戈”的离去是上海动物园的重大损失,感谢大家对“丹戈”长期的关注与爱护。
目前,上海动物园已对大猩猩馆进行了全面消毒,并加强其余四只大猩猩的健康监测和情绪安抚。
据了解,大猩猩在人工环境好、饲养得当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活到四五十岁。
上海动物园的第一头大猩猩“博罗曼”于2017年11月去世,享年44岁,它于1993年底从荷兰鹿特丹来到上海,庆祝即将到来的上海动物园建园40周年。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寿的圈养大猩猩科洛于2017年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动物园去世,享年60岁,它是一只雌性的西部低地大猩猩。
根据相关研究,心脏病是动物园饲养的类人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北美洲,大约七成的成年雄性圈养大猩猩患有心脏病,它们中的大多数最终因此死亡。这种心脏病主要导致心肌纤维化,致使心脏无法泵血。其他致死因素还有肿瘤、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结核等。

上海动物园全力救治博罗曼。

大猩猩科洛。
原标题:《上海动物园传噩耗,大猩猩“丹戈”去世,还有半个多月将33岁》
题图来源:上海动物园 图片来源:上海动物园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