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桥头镇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集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做好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镇党委委员赵东闽,各部门单位分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关负责人,各村(社区)宣传委员等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及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山和村、石水口村作经验交流发言。镇宣教文旅办、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对文化强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分别作了具体讲解和布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按照镇委工作部署,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务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迎难而上、久久为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村(社区)、各部门务必增强工作合力,整合资源力量,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各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部门横向道边,镇村纵向到底的“十”字型宣传统筹机制,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桥头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2025年,
桥头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这样干!
⬇️⬇️⬇️
一、
聚焦思想引领,提升凝心聚力效能
持续抓好理论学习质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及网络信息安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及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持续推动主流舆论引导力增效。坚持“大宣传”工作格局,抓好亮点培育,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设、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文化品牌打造和文旅产业引育等重点题材,加大宣传策划及新闻产品制作,扩大宣传维度,全面展示我镇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方面的成果及亮点,讲好桥头故事。
二、
聚焦文明实践,提升精神文明水平
广泛开展文明培育。加大“最美家庭”“东莞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及宣传,继续深入推进企业员工和出租屋“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增强人文温度。深入推进文明实践。继续拓展文明实践点,并充分发挥各个文明实践点作用,结合“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文明实践“五色花”计划,围绕“愿望树”“平安同行”“文化直通车”等打造“一月一主题”,精心策划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积极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动全域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三、
聚焦品牌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荷花生态文化品牌。积极承办“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活动,持续筹办好新春赏花行、荷花节及东莞荷花文学奖活动,结合招商引资、文旅消费等工作,扩大活动影响力。持续推动荷元素融入城市家具、市政工程及学校建设,扩面推广百口荷塘种荷花,形成“村村见荷花”“百口荷塘、三百亩莲湖、千亩七彩花田”格局,切实擦亮“中国荷花名镇”金字招牌。
打造“莫家拳”非遗文化品牌。大力传承弘扬国家非遗莫家拳,创新展演形式,持续推广莫家拳进校园,建好传承基地。联动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团队,开展莫家拳数字化传播、数字化建档工作,拓展打造莫家拳、桥头凉帽、中秋习俗非遗IP,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深度融入乡村文化建设。

打造名贤故里人文品牌。深入开展“一镇一品”文化品牌塑造,加快推进邓屋“院士村”、迳联“进士村”两大省级古村落修缮,力争2025年完成邓屋“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建设,完善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推动“文化+科技”“文化+科普”的有效融合,打造“古有进士、近有院士、现有人才”名贤文化IP,为古村注入新活力。

打造东深供水文旅品牌。围绕东深供水工程源头,开放用好东江滨江公园,加强周边环境管养,探索盘活物业旧址,串联太园泵站打造研学路线,积极协助筹划东深供水工程通水60周年庆祝活动,深入挖掘党中央及省市援建东深供水工程故事,加强莞深港联动,创新活动展演形式,打造大湾区粤港供水历史溯源地。
四、
聚焦文艺创作,提升文化影响力
深入擦亮文学名片。深入实施“挂镇联村”驻点创作工程,挖掘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镇村的具体实践、乡村振兴发生的新变化等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打造“桥头创作”品牌,持续举办文学品牌赛事,将桥头小小说做强做优做大。持续开展曲艺创作。继续以桥头镇邓屋村一门五杰为创作素材,打造戏剧精品。发动音乐创作者前往典型村采风创作,倾力打造一首“百千万工程”主题歌曲。盘活协会资源。提升文联协会活力,策划一批精品文艺活动积极融入新春赏花行、荷花节等节庆品牌活动中,丰富桥头镇精品文化活动供给,全力推动桥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五、
聚焦惠民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推进特色空间建设。创新打造一批融合文化服务、研学交流、潮流休闲、轻食餐饮等多业态、复合型、精而美的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优化文化空间资源。利用村(社区)“金边银角”,建设各类健身场地。提升文化分馆、莲城美术馆、图书馆等场馆服务,并选拔推荐符合资格的共享文化空间,配套文化惠民活动,实现文化服务供需对接。丰富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开设“艺术导师”培训项目、“走进艺术”市民公益培训班、“行走桥头”研学活动等。持续推进“莲城艺术巡展”、“群音会”、“火柴盒”、“全民健身日”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优化文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村(社区)延伸。

六、
聚焦文旅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大力推进东江滨江公园、七彩花田、桥头生态园等生态文旅资源提档升级,持续推广点状供地,盘活更多闲置用地,打造工业旅游新路径。优化升级“羊肉一条街”、“榕树头庭院美食”等,继续办好荷花美食节、大洲粉葛美食节等特色活动,擦亮“桥头美食”名片。全力打造优质商圈,打造“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场景。全面提升产业聚集效应。全力做优环保包装印刷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包装产业互联数字赋能中心,引导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推动文物非遗活化利用。打造一批文物、古建筑活化利用示范点。推动大洲游会、田头角游会等村级特色文化活动提档升级为镇级品牌活动,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图文:邵锦烺
编辑:邓佩珊
编审:香雅怡
出品:桥头镇融媒体中心
新闻回顾
01
02
03









